下图为某地区自然景观分布示意图,以及P、Q两区域的等高线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图中P处的地貌名称是
A.河漫滩 | B.冲积扇 | C.三角洲 | D.侵蚀平原 |
P处沉积作用最显著的月份是
A.1月 | B.3月 | C.7月 | D.10月 |
按照“地势平坦、取水方便、无水患洪灾之地建立聚落”的原则,聚落选址在Q地的最佳位置是
A.甲地 | B.乙地 | C.丙地 | D.丁地 |
读某区域图,图中甲、乙、丙是重要的农业区,完成问题甲地的建筑物( )
A.多平顶房,以大型聚落为主 |
B.多斜顶房,以中小型聚落为主 |
C.多平顶房,聚落密度小 |
D.多斜顶房,聚落密度最大 |
甲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主要是( )
A.全年高温,干湿季分明 |
B.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
C.多地下水和冰雪融水 |
D.光照虽弱但日照时间长 |
丙地区与乙地区相比,其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主要是( )
A.灌溉条件较差 | B.日照时间太长 |
C.气温较低,热量不足 | D.土壤盐碱化严重 |
该图为某岛自然带或植被分布范围及其变化图(图中a为两种自然带或植被的分界线)。读图回答问题。该岛Ⅰ地区的典型植被是( )
A.落叶阔叶林 | B.针叶林 |
C.苔藓和地衣 | D.冰原 |
近年来,该岛上的这一典型植被分布范围不断北移,其主要原因是( )
A.紫外线辐射减弱 |
B.全球气候变暖 |
C.土壤肥力增大 |
D.人类的不断移栽 |
该岛上Ⅰ、Ⅱ地区自然带类型不同,造成这种区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 B.热量 |
C.降水 | D.海陆位置 |
我国三大自然区最突出的区域特征组合,正确的是( )
A.东部季风区——高温多雨 |
B.青藏高寒区——高和寒 |
C.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伏旱 |
D.东部季风区——多冰川地形 |
有关东部季风区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势较平坦,海拔均在500米以下 |
B.夏季普遍高温多雨,年降雨量在800毫米以上 |
C.植被以森林为主,部分为森林草原 |
D.均为外流区,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 |
关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形以山地为主 |
B.塔里木河为我国最长的内流河,位于准噶尔盆地 |
C.灌溉农业为本地的特色,河套平原宁夏平原被誉为“塞外江南” |
D.内蒙古高原东部的草原是我国最好的草原之一,有著名的三河马、滩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