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某地区自然景观分布示意图,以及P、Q两区域的等高线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图中P处的地貌名称是
A.河漫滩 | B.冲积扇 | C.三角洲 | D.侵蚀平原 |
P处沉积作用最显著的月份是
A.1月 | B.3月 | C.7月 | D.10月 |
按照“地势平坦、取水方便、无水患洪灾之地建立聚落”的原则,聚落选址在Q地的最佳位置是
A.甲地 | B.乙地 | C.丙地 | D.丁地 |
现代拆解与再利用产业,几乎100%时回收废弃物资源进行了利用。下图为江苏扬州某产业园产业链基本构架,读图回答下列各题。该产业园区主要目的是解决()
A.工业生产中的环境污染 | B.资源利用中的环境污染 |
C.消费过程中的环境污染 | D.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该园区从国外输入废弃物资源,主要考虑的是()
A.经济效益 | B.社会效益 |
C.环境效益 | D.国家间利益 |
林线是指山地森林分布的最高界线。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高山林线等值线图(单位:米),图中虚线为省(自治区)界线,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影响图示区域高山林线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光照 | B.地势 |
C.热量 | D.降水 |
关于甲地(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区)的正确说是()
A.山麓的主要植被类型是高山针叶林 |
B.全球变暖使高山林线呈波动下降趋势 |
C.高山林线高度受人类活动影响大 |
D.高山林线高度与西南季风的影响有关 |
下面为我国东北地区年干燥度等值线图,年干燥度为年可能蒸发量与年降水量的比值。读图回答下列各题。M点年干燥度的值可能是()
A.0. 4 | B.0. 8 |
C.1. 2 | D.1. 6 |
导致图中①、②两地年干燥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光照 | B.热量 |
C.植被 | D.降水 |
读我国东部季风区某区域图,回答下列各题。城市①、②、③的规模从大到小排序最可能的是()
A.①②③ | B.①③② |
C.②③① | D.②①③ |
影响北部地区城市分布特点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和气候 | B.地形和河流 |
C.气候和河流 | D.矿产与交通 |
经过③城市的交通干线在修建时的主要限制条件最有可能是()
A.沿线多次跨越河流 | B.沿线地质灾害频发 |
C.沿线地势起伏大 | D.少数民族众多,国家政策支持 |
近年来,我国各地形成了多个优质农产品基地,产品销往国内外,为我国农业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图中甲、乙两地均为我国优质反季节蔬菜生产基地.下列关于甲、乙两地反季节蔬菜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位于河谷地区,热量条件好,冬季蔬菜仍可生长 |
B.乙地纬度低,冬季降水充足,利于蔬菜生长 |
C.甲地盛夏时节生产喜凉蔬菜,乙地隆冬季节生产喜温蔬菜 |
D.冬季对甲地蔬菜的需求旺盛,夏季对乙地蔬菜的需求旺盛 |
丙、丁两地均有乳制品生产企业,其形成的主导区位因素分别是()
A.原料、科技 | B.原料、市场 |
C.劳动力、市场 | D.政策、交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