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看成质点的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先后经过a、b两点时的速度分别为v和7v,由a到b所用时间为t,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质点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
B.质点经过ab中点的速度为5v |
C.质点在ab间前一半时间通过的位移是后一半时间通过的位移的![]() |
D.质点在ab间前一半位移所用时间是后一半位移所用时间的2倍 |
一汽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然后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止。下列速度v和位移x的关系图像中,能描述该过程的是
伽利略创造的把实验、假设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科学方法,有力地促进了人类科学认识的发展。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如下实验:小球从左侧斜面上的O点由静止释放后沿斜面向下运动,并沿右侧斜面上升。斜面上先后铺垫三种粗糙程度逐渐减低的材料时,小球沿右侧斜面上升到的最高位置依次为1、2、3。根据三次实验结果的对比,可以得到的最直接的结论是
A.如果斜面光滑,小球将上升到与O点等高的位置 |
B.如果小球不受力,它将一直保持匀速运动或静止状态 |
C.如果小球受到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将发生改变 |
D.小球受到的力一定时,质量越大,它的加速度越小 |
在光滑水平面上放置两长度相同、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木板P、Q,在木板的左端各有一大小、形状、质量完全相同的物块a和b,木板和物块均处于静止状态。现对物块a和b分别施加水平恒力F1和F2,使它们向右运动。当物块与木板分离时,P、Q的速度分别为v1、v2,物块P、Q相对地面的位移分别为s1、s2。已知两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若F1=F2、m1>m2,则V1<V2、S1<S2 |
B.若F1=F2、m1<m2,则![]() |
C.若F1 > F2、m1=m2,则![]() ![]() |
D.若F1 < F2、m1=m2,则![]() ![]() |
从离地H高处自由释放小球a,同时在地面以速度v0竖直上抛另一小球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v0>![]() |
B.若v0<![]() |
C.若v0=![]() |
D.若v0=![]() |
半径R=4cm的圆盘可绕圆心O水平转动,其边缘有一质量m=1kg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若物块随圆盘一起从静止开始加速转动,其向心加速度与时间满足a0=t2,物块与圆盘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6,则:( )
A.2s末圆盘的线速度大小为0.4m/s |
B.2s末物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4N |
C.物块绕完第一圈的时间约为1.88s |
D.物块随圆盘一起运动的最大速度约为0.5m/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