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Ⅰ型是一种常见病,且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治疗此病的胰岛素过去主要从动物(如猪、牛)中得到。自70年代遗传工程发展起来以后,人们开始采用这种高新技术生产,将人类胰岛基因拼接到大肠杆菌的DNA分子中,然后通过大肠杆菌的繁殖,生产出了人类胰岛素,如下图所示。请回答:
(1)人体糖尿病Ⅰ型的产生主要是由于 细胞受到损伤引起的。
(2)B从分子结构看,它是一种 ,其增殖方式在遗传学上称为 。
(3)能否利用人的皮肤细胞来完成①过程?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过程②称为 ,需要的酶是________酶。
(5)基因工程操作一般要经过A的获取、________(填字母)和________(填字母)的结合、________(填字母)导入D、目的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与检测等四个步骤。
(6)上述人类胰岛素的合成是在大肠杆菌 上进行的。合成的人类胰岛素是否有活性?为什么? 。
普通小麦中有高杆抗病(TTRR)和矮杆易感病(ttrr)两个品种,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实验小组利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如下三组实验:
请分析回答:
(1)A组用F1获得F2的方法是,F2矮杆抗病植株中不能稳定遗传的占。
(2)Ⅰ、Ⅱ、Ⅲ三类矮杆抗病植株中,最可能产生不育配子的是类。
(3)A、B、C三组方法中,最不容易获得矮杆抗病小麦品种的是组,原因是。
(4)通过矮杆抗病Ⅱ获得矮杆抗病小麦新品种的方法是。获得的矮杆抗病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占。
现有4个纯合南瓜品种,其中2个品种的果形表现为圆形(圆甲和圆乙),1个表现为扁盘形(扁盘),1个表现为长形(长)。用这4个南瓜品种做了3个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1:圆甲×圆乙,F1为扁盘,F2中扁盘:圆:长 ="" 9 :6 :1
实验2:扁盘×长,F1为扁盘,F2中扁盘:圆:长 ="" 9 :6 :1
实验3:用长形品种植株的花粉分别对上述两个杂交组合的F1植株授粉,其后代中扁盘:圆:长均等于1:2 :1。综合上述实验结果,请回答:
(1)南瓜果形的遗传受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定律。
(2)若果形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表示,若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和B、b表示,以此类推,则圆形的基因型应为,扁盘的基因型应为,长形的基因型应为。
(3)为了验证(1)中的结论,可用长形品种植株的花粉对实验1得到的F2中扁盘植株授粉,单株收获果实的种子,每株的所有种子单独种植在一起得到一个株系。观察多个这样的株系,则所有株系中,理论上有1/9的株系F3果形全部表现为扁盘,有的株系F3果形其表现型及数量比均为扁盘:圆 =" 1" :1 ,有的株系F3果形的表现型为扁盘、圆、长,其数量比为。
豌豆的紫花和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这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A,a控制。下表是豌豆花色的三个组合的遗传实验结果。请分析回答:
组合 |
亲本表现型 |
F1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 |
|
紫花 |
白花 |
||
一 |
紫花×白花 |
405 |
411 |
二 |
紫花×白花 |
807 |
0 |
三 |
紫花×紫花 |
1240 |
420 |
(1)请写出组合一亲本基因型:紫花;白花。
(2)组合二的F1的基因型为,若取组合二中的F1紫花植株与组合三中的F1白花植株杂交,后代出现白花植株的概率为。
(3)组合三的F1紫花植株中,纯合子占。
(4)若组合三的F1中基因型为AA的植株有420株,则组合三F1中A基因的基因频率为。
根据下表所提供的蛋白质合成中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回答问题:
DNA双链 |
a链 |
C |
A |
||||
b链 |
G |
||||||
信使RNA |
c链 |
A |
G |
||||
转运RNA |
d链 |
G |
A |
G |
|||
氨基酸 |
丙氨酸 |
(1)DNA双链中链为转录模板链,密码子存在于链上。
(2)丙氨酸的密码子是,决定合成该氨基酸的DNA模板链上的相应碱基是
。
(3)第二个框中氨基酸应是。请从下面的备选答案中选出:半胱氨酸(UGC),丝氨酸(UCC),苏氨酸(ACG),精氨酸(AGG)
(4)胰岛素含有51个氨基酸,则控制合胰岛素合成的mRNA中至少含有个脱氧核苷酸。
下列图A是某基因组成为AaBbdd的雌性高等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某时期的染色体和基因示意图(● 和〇表示着丝点,1表示的染色体是X染色体),图B是该生物配子形成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数变化的曲线图。请据图回答:
(1)图A细胞所进行的分裂方式及所处分裂时期分别为、。
(2)图A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对,该细胞分裂后形成的子细胞的最终去向是:。
(3)图A细胞的变化,应发生在图B中的时段。
(4)图B中4-5时段对应的细胞内同源染色体有对,染色体与染色单体的比例是。
(5)如果对该生物进行测交,请写出另一亲本的基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