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洋葱在欧美被誉为“蔬菜皇后”,其肥大的鳞茎中含糖类8.5%,每100克含维生素A 5毫克、维生素C 9.3毫克、钙(Ca)45毫克、磷(P)50毫克、铁(Fe)8毫克,以及18种氨基酸,是不可多得的保健食品。那么洋葱肥大的鳞茎中所含有的糖类是淀粉还是可溶性还原糖?生物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以此作为研究课题。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下面的实验研究报告。
(1)实验目的:探究洋葱肥大的鳞茎中所含的糖是淀粉还是可溶性还原糖。
(2)实验原理:
淀粉可用__  _____来检测,可溶性还原糖可用_____________试剂来检测。
(3)实验器材:洋葱、所需试剂和仪器等(略)。
(4)实验步骤:
Ⅰ.鉴定可溶性还原糖:
①制备洋葱组织样液,取样液2 mL注入试管;
②________________,混匀,将试管置于50℃~65℃的水浴锅中加热2 min;
③观察颜色变化。
Ⅱ.鉴定淀粉:
①制备洋葱组织样液,取样液2 mL注入试管;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观察颜色变化。
(5)预期实验结果与结论:

现象
结论
①若步骤Ⅰ出现_______________,
步骤Ⅱ出现_____   _________。
说明洋葱鳞茎中所含的糖类既有还原糖又有淀粉
②若步骤Ⅰ出现_______________,
步骤Ⅱ出现                 
说明洋葱鳞茎中所含的糖类只有还原糖而没有淀粉
③若步骤Ⅰ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步骤Ⅱ                     
说明洋葱鳞茎中所含糖类没有还原糖只有淀粉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探究将有油渍、汗渍、血渍的衣物洗净的办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一)是反射弧的组成示意图(虚线内为神经中枢),图(二)是一个突触的结构示意图,根据图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表示感受器的是编号,感受器接受刺激后,接受刺激部位的膜内电位变化是___________。
(2)图(一)中如果箭头表示人体内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其中表示错误的是(填箭头旁字母)
(3)图(一)中如果感受器受到刺激后产生兴奋,图中ABCD处首先测到局部电流的是
处。
(4)图(二)中的 结构"1"表示___________, 释放的物质"3"表示
(5)完成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在____________;当我们取指血进行化验时,针刺破手指的皮肤,但我们并未将手指缩回。这说明一个反射弧中的低级中枢要接受__________________的控制

桦尺蠖的体色受—对等位基因S和s控制,黑色(S)对浅色(s)是显性。科学家研究发现在19世纪时,曼彻斯特地区SS基因型个体占4%,ss基因型个体占94%,后来随着工业的发展,煤烟污染了环境,s的基因频率降低,S的基因频率提高。请回答
(1)19世纪时,桦尺蠖种群中S和s的基因频率分别是
(2)工业革命后桦尺蠖种群中s的基因频率降低的原因是
(3)上述凋查研究说明种群中产生的变异是的,但基因频率的改变是
的,由此说明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选择决定的。

(I)根据右面雄果蝇染色体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细胞中有对同源染色体。
(2)此细胞中有个染色体组。
(3)一个染色体组所包含的染色体是
(4)普通小麦为六倍体,将其配子进行离体培养,所得植株的体细胞中含______个染色体组,被称为_______倍体。
(II)下图所示为用农作物①和②两个品种分别培养出④⑤⑥⑦四个品种的过程。

(5)用①和②通过I和II过程培育出⑤的过程所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
(6)通过III和V培育出⑤的育种方法的优点是
(7)③培育出④的过程叫,IV、V过程需要用相同化学物质的处理,该物质作用机理是

下表为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成分列表,据此回答:

成分
牛肉膏
蛋白胨
NaCl
H2O
含量
0.5g
1g
0.5g
100mL

⑴蛋白胨在培养基中的作用是
⑵要用此材料配制观察细菌菌落状况的培养基,还需添加的成分是
⑶表中各成分含量确定的原则是
⑷培养基配制好后,分装前应进行的工作是
⑸从配制培养基直到培养完成,所采用的预防杂菌感染的方法是
⑹在培养基凝固前要搁置斜面,其目的是

(1)在锥形瓶内装入一定量液体培养基,接人N0个乳酸菌之后密封,放在250C温箱中连续培养若干小时,其间每30min测定一次菌数,测得数量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①乳酸菌以 方式生殖,这代表类生物普遍具有的生殖方式。
②用N表示总菌数,N0表示初始菌数,t表示增殖世代数,乳酸菌数量增长的数学表达式为N=N02t(假设生长条件理想稳定)。当在理想条件下乳酸菌每30min繁殖一代,按上式计算,当N0=1000时,连续培养5h,总菌数可达 个。
③在实际培养条件下,乳酸菌增长速度与理想条件下乳酸菌增长速度不同,如果5h前的总菌数等于活菌数,请在上面的图中将5h后活菌数的变化趋势用曲线表示出来。造成菌群密度变化的外界因素是
④培养基中不断产生的乳酸来自乳酸菌的作用。
⑤实验过程中,为什么要在25℃的条件下进行?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