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的研究人员于2009年7月8日公布,他们发现了肥胖引发Ⅱ型糖尿病的机制。脂肪细胞会向血液中释放一种名为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的蛋白质,这种蛋白质能导致肌肉和肝脏对胰岛素不再敏感,因此胰腺只能靠生产更多的胰岛素来抵消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如图分别表示人体内血糖调节的图解过程和Ⅰ激素发挥作用的一种机制。图中Ⅰ、Ⅱ、Ⅲ表示参与血糖调节的激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Ⅱ激素能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 |
B.Ⅰ、Ⅱ激素间存在协同作用又有拮抗作用 |
C.Ⅲ激素只参与血糖平衡的调节 |
D.Ⅱ型糖尿病人的胰岛素含量并不低,病因可能是PEDF降低细胞膜上受体的敏感性 |
科研人员分别给三只大白鼠注射了A、B、C三种激素后,观察到的相应反应是:A可引起低血糖甚至昏迷;B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并使骨生长明显;C使新陈代谢加快,并使体内产热量增加。据此判断激素A、B、C的化学名称依次是( )
A.胰岛素、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 B.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肾上腺素
C.胰岛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 D.生长激素、胰岛素、甲状腺激素
某人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浓度过高会引起线粒体原有功能的改变,即虽然进行有机物的氧化及电子传递但无ATP的形成。根据这一事实,可以预料此人( )
A.食量小,耗氧量低,肥胖,皮肤温度比正常人高 |
B.食量大,耗氧量高,消瘦,皮肤温度比正常人低 |
C.食量大,耗氧量高,肥胖,皮肤温度比正常人高 |
D.食量大,耗氧量高,消瘦,皮肤温度比正常人高 |
给某只发育迟缓的小白鼠注射生长激素后,发育状况并没有改变,该小鼠体内可能发生病变的腺体和缺乏的激素是( )
A.垂体和生长激素 | B.胰岛和胰岛素 |
C.甲状腺和甲状腺激素 | D.肾上腺和肾上腺激素 |
下图是高等动物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示意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寒冷的环境中,激素③的分泌增加,但与大脑皮层无关 |
B.切除垂体后,①的分泌会增加,③的分泌会立即停止 |
C.切除甲状腺后,①和②的分泌会增加,但不促进代谢 |
D.给动物注射③,反馈调节使①和②的分泌会增加 |
成年女性排卵的前1天,血浆中雌激素、促性腺激素浓度互相调节,二者均逐渐增加。血浆中血糖、胰高血糖素浓度互相调节,二者均保持相对稳定状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雌激素浓度上升引起促性腺激素分泌减少
②雌激素浓度上升引起促性腺激素分泌增加
③血糖浓度上升引起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
④血糖浓度上升引起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
A.①③ | B.②④ | C.②③ | D.①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