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甲是HzO2酶活性受pH影响的曲线,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pH=B时H2O2分解产生的O2量随时间的变化.若该酶促反应过程中改变某一初始条件,以下改变正确的是( )
A.pH=A时,E点下移,D点左移 |
B.pH=C时,E点为0 |
C.温度降低时,E点不移动,D点右移 |
D.H2O2量增加时,E点不移动,D点左移 |
下列有关育种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杂交的方法进行育种,从F1自交后代中有可能筛选出符合人类需要的优良品种 |
B.用辐射的方法进行诱变育种,诱变后的植株一定比诱变前的具备更多的优良性状 |
C.用基因型为DdTt的植株进行单倍体育种,所育的新种自交后代约有1/4为纯合子 |
D.用基因型DdTt的植株进行多倍体育种,所育的新种和原品种杂交一定能产生可育后代 |
人们试图利用基因工程的方法,用乙种生物生产甲种生物的一种蛋白质。生产流程是:甲生物的蛋白质→mRNA――→目的基因――→与质粒DNA重组――→导入乙细胞――→获得甲生物的蛋白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过程需要的酶是逆转录酶,原料是A、U、G、C
B.②要用限制酶切断质粒DNA,目的基因导入乙细胞后一定会表达甲生物的蛋白质
C.质粒一般存在于原核生物细菌中,真核生物酵母菌也具有
D.④过程用的原料和工具中不含有A、U、G、C
下图中,甲、乙表示水稻的两个品种,A、a和B、b表示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①~⑧表示培育水稻新品种的过程,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①→②过程简便,但培育周期长
B.②和⑦的变异都发生于有丝分裂间期
C.③过程常用的方法是花药离体培养
D.⑤与⑧过程的育种原理不相同
某农科所通过如图所示的育种过程培育成了高品质的糯小麦。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育种过程中运用的遗传学原理是基因突变 |
B.a过程能提高突变率,从而明显缩短了育种年限 |
C.a过程需要使用秋水仙素,作用于萌发的种子 |
D.b过程需要通过自交来提高纯合率 |
下图表示一项重要的生物技术,对图中物质a、b、c、d的描述,正确的是
A.a的基本骨架是磷酸和核糖交替连接而成的结构 |
B.要获得相同的黏性末端,必须用相同的b去切割a和d |
C.c连接双链间的氢键,使黏性末端处碱基互补配对 |
D.在基因工程操作中可以用DNA聚合酶代替DNA连接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