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质点沿直线运动,其v-t图象恰好是与两坐标轴相切的四分之一圆弧,切点的坐标分别为(0,10)和(20,0).如图所示,该质点在20 s内的平均速度和10s末的加速度分别是(椭圆面积S="πab" ,其中a、b分别为椭圆半长轴和半短轴)( )
A.2.15m/s ![]() |
B.2.15 m/s![]() |
C.5.49 m/s ![]() |
D.5. 49 m/s![]() |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在质量为M的长木板上受到向右的拉力F的作用向右滑行,长木板处于静止状态,已知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是μ2(m+M)g |
B.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是μ1mg |
C.当F>μ2(m+M)g时,木板便会开始运动 |
D.无论怎样改变F的大小,木板都不可能运动 |
两辆游戏赛车a、b在两条平行的直车道上行驶。t=0时两车都在同一计时处,此时比赛开始。它们在四次比赛中的v-t图象如下图所示,其中哪些图对应的比赛中,有一辆赛车追上了另一辆()
如图所示,水平力F将物体P压在竖直墙上,物体P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则下列正确的是()
A.若增大F,则P所受摩擦力增大 |
B.若减小F,则P所受摩擦力不变 |
C.若在P上放一物体,则P所受摩擦力增大 |
D.若在P上放一物体,则P所受摩擦力不变 |
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固定着三个完全相同的木块,一子弹以水平速度v射入木块,若子弹在木块中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当穿透第三个木块时速度恰好为零,则子弹依次射入每个木块时的速度比和穿过每个木块所用的时间比分别为 ()
A.v1∶v2∶v3=3∶2∶1 |
B.v1∶v2∶v3=![]() ![]() |
C.t1∶t2∶t3=(![]() ![]() ![]() |
D.t1∶t2∶t3=1∶![]() ![]() |
不计空气阻力,以一定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一物体,从抛出至回到抛出点的时间为t;现在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的一半处设置一块挡板,物体撞击挡板前后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撞击所需时间不计,则这种情况下物体上升和下降的总时间约为()
A.0.5t | B.0.4t | C.0.3t | D.0.2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