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张嶷字伯岐,巴郡南充国人也。弱冠为县功曹。先主定蜀之际,山寇攻县,县长捐家逃亡,嶷冒白刃,携负夫人,夫人得免。由是显名,州召为从事。时郡内士人龚录、姚铀位二千石,当世有声名,皆与嶷友善。建兴五年,丞相亮北住汉中,广汉绵竹山贼张慕等钞盗军资,劫掠吏民,嶷以都尉将兵讨之。嶷度其鸟散,难以战禽,乃诈与和亲,克期置酒。酒酣,嶷身率左右,因斩慕等五十馀级,渠帅悉殄。寻其馀类,旬日清泰。后得疾病困笃,家素贫匮,广汉太守蜀郡何祗,名为通厚,嶷宿与疏阔,乃自舆诣祗,托以治疾。祗倾财医疗,数年除愈。其党道信义皆此类也。拜为牙门将,属马忠,北讨汶山叛羌,南平四郡蛮夷,辄有筹画战克之功。
初,越隽郡自丞相亮讨高定之后,叟夷数反,杀太守龚禄、焦璜,是后太守不敢之郡,只住安上县,去郡八百馀里,其郡徒有名而已。时论欲复旧郡,除嶷为越隽太守,嶷将所领往之郡,诱以恩信,蛮夷皆服,颇来降附。北徼捉马最骁劲,不承节度,嶷乃往讨,生缚其帅魏狼,又解纵告喻,使招怀馀类。表拜狼为邑侯,种落三千馀户皆安土供职。诸种闻之,多渐降服,嶷以功赐爵关内侯。
苏祁邑君冬逢、逢弟隗渠等,已降复反。嶷诉逢。逢妻,旄牛王女,嶷以计原之。而渠逃入西徼。渠刚猛捷悍,为诸种深所畏惮,遗所亲二人诈降嶷,实取消息。嶷觉之,许以重赏,使为反问,二人遂合谋杀渠。渠死,诸种皆安。又斯都耆帅李求承,昔手杀龚禄,嶷求募捕得,数其宿恶而诛之。
在郡十五年,帮域安穆。屡乞求还,乃征诣成都。民夷恋慕,扶毂泣涕,过旄牛邑,邑君襁负来迎,及追寻增至蜀郡界,其督相率随嶷朝贡者百馀人。嶷至,拜荡寇将军,慷慨壮烈,士人成多贵之,然放荡少礼,人亦以此讥焉,是岁延熙十七年也。魏狄道长李简密书请降,卫将军姜维率嶷等因简之资以出陇西。既到敬道,简悉率城中吏民出迎军。军前与魏将徐质交锋,嶷临陈陨身,然其所杀伤亦过倍。既亡,封长子瑛西乡侯,次子护雄袭爵。南土越隽民夷闻嶷死,无不悲泣,为嶷立庙,四时水旱辄祀之。
(节选自《三国志·张嶷传》)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山寇攻县,县长捐家逃亡捐:抛弃 |
| B.山贼张慕等钞盗军资,劫掠吏民钞:掠夺 |
| C.逢妻,旄牛壬女,嶷以计原之原:考查 |
| D.嶷求募捕得,为其宿恶而诛之募:征召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渠刚猛捷悍,为诸种深所畏赢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
| B.然放荡少礼,人亦以此讥焉犹且从师而问焉 |
| C.卫将军姜维率嶷等因简之资以出陇西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
| D.屡乞求还,乃征诣成都怀王乃悉发国中兵 |
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嶷度其鸟散,难以战禽,乃诈与和亲,克期置酒。(4分)
(2)除嶷为越寓太守,嶷将所领往之郡,诱以恩信,蛮夷皆服,颇来降附。(4分)简要概括第Ⅰ卷文言文中传主张嶷的形象特征。(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刘平字公子,楚郡彭城人也。王莽时为郡更,政教①大行。其后每属县有剧贼,辄令平守之,所至皆理,由是一郡称其能。
更始时,天下乱,平弟仲为贼所杀。其后贼复忽然而至,平扶侍其母,奔走逃难。仲遗腹女始一岁,平抱仲女而弃其子。母欲还取之,平不听,曰:“力不能两活,仲不可以绝类。”遂去不顾,与母俱匿野泽中。平朝出求食,逢饿贼,将享②之。平叩头曰:“今旦为老母求菜,老母待旷为命,愿得先归,食母毕,还就死。”因涕泣。贼见其至诚,哀而遣之。平还,既食母讫,因白曰:“属③与贼期,义不可欺。”遂还诣贼。众皆大惊,相谓曰:“常闻烈士④,今乃见之。子去矣,吾不忍食子。”于是得全。
建武初,平狄将军庞萌反于彭城,攻败郡守孙萌。平时复为郡吏,冒白刃伏萌身上,被七创,困顿不知所为,号泣请曰:“愿以身代府君。”贼乃敛兵止,曰:“此义士也,勿杀。”遂解去。萌伤甚气绝,有顷苏,渴求饮,平倾其创血以饮之。后数日萌竟死,平乃裹创,扶送萌丧,至其本县。
后举孝廉,拜济阴郡丞,太守刘育甚重之。会平遭父丧去官.服阕⑤,拜全椒长。政有恩惠,百姓怀感。刺史,太守行部,狱无系囚,人自以得所。不知所问,唯班诏书而去。后以病免。
显宗初,尚书仆射钟离意上书荐平及琅邪王望,东莱王扶。至皆拜议郎,并数引见。平再迁侍中。在位八年,以老病上疏乞骸骨,卒于家。
(《后汉书·刘平传》)
【注】①政教:政令规章等。②享:通“烹”,煮.③属:刚才。④烈士:此指忠勇正直,坚忍不屈的人。⑤服阕:指服丧完毕,古代,父母死后,子女按礼须持丧三年。汉代任官者遭父母亡必须离职。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属与贼期期:期限 |
| B.冒白刃伏萌身上冒:冒险 |
| C.贼乃敛兵止敛:聚集 |
| D.狱无系囚系:关押 |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仲为贼所杀前长君为奉车 |
| B.平狄将军庞萌反于彭城以老病上疏乞骸骨,卒于家 |
| C.后数日萌竟死,平乃裹创见犯乃死,重负国 |
| D.仲不可以绝类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
下列各组句子中,能分别直接具体表明刘平“重诚信”“尽忠义”的一组是()(3分)
| A.平抱仲女而弃其子平扶侍其母,奔走逃难 |
| B.遂去不顾,与母俱匿野泽贼见其至诚,哀而遣之 |
| C.常闻烈士,今乃见之号泣请曰:“愿以身代府君” |
| D.“属与贼期,义不可欺。”遂还诣贼扶送萌丧,至其本县。 |
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9分)
(1)愿得先归,食母毕,还就死。(3分)
(2)平还,既食母讫,因白曰:“属③与贼期,义不可欺。”(3分)
(3)贼乃敛兵止,曰:“此义士也,勿杀。”
文言文阅读,完成小题。
梁彦光,字修芝,安定乌氏人也。祖茂,魏秦、华二州刺史。父显,周荆州刺史。彦光少岐嶷(幼年聪慧),有至性,其父每谓所亲曰:“此儿有风骨,当兴吾宗。”七岁时,父遇笃疾,医云“饵五石可愈”。时求紫石英不得,彦光忧瘁,不知所为。忽于园中见一物,彦光所不识,怪而持归,即紫石英也。亲属咸异之,以为至孝所感。
魏大统末,入学,略涉经史,有规检,造次必以礼。解褐秘书郎。周受禅,迁舍人上士。武帝时,累迁小驭下大夫。母忧去职,毁瘠过礼。未几,起令视事,帝见其毁甚,嗟叹久之。后为御正下大夫,从帝平齐,以功授开府、阳城县公。宣帝即位,拜华州刺史,进封华阴郡公,以阳城公转封一子。后拜柱国、青州刺史。属帝崩,不之官。
隋文帝受禅,以为岐州刺史,兼领宫监,甚有惠政,嘉禾连理,出于州境。上嘉其能,下诏褒美。后转相州刺史。彦光前在岐州,其俗颇质,以静镇之,合境大安,奏课连最,为天下第一。及居相部,如岐州法。邺都杂俗,人多变诈,为之作歌,称其不能理政。上闻而谴之,竟坐免。岁余,拜赵州刺史。彦光曰:“臣前待罪相州,百姓呼为戴帽饧。臣自分废黜,无复衣冠之望。不谓天恩复垂收采。请复为相州,改弦易调,庶有以变其风俗。”上从之,复为相州刺史。豪猾者闻彦光自请来,莫不嗤笑。彦光下车,发擿奸隐,有若神明,狡猾莫不潜窜,合境大骇。初,齐亡后,衣冠士人,多迁关内,唯技巧商贩及乐户之家,移实州郭。由是人情险诐,妄起风谣,诉讼官人,万端千变。彦光欲革其弊,乃用秩俸之物,招致山东大儒,每乡立学,非圣哲之书不得教授。常以季月召集之,亲临策试。有勤学异等,聪令有闻者,升堂设馔,其余并坐廊下。有好诤讼惰业无成者,坐之庭中,设以草具。及大成当举,行宾贡之礼;又于郊外祖道,并以财物资之。于是人皆克励,风俗大改。
有滏阳人焦通,性酗酒,事亲礼阙,为从弟所讼。彦光弗之罪,将至州学,令观孔子庙中韩伯瑜母杖不痛,哀母力衰,对母悲泣之像。通遂感悟,悲愧若无容者。彦光训喻而遣之,后改过励行,卒为善士。吏人感悦,略无诤讼。卒官,赠冀定瀛青四州刺史,谥曰襄。
(节选自《隋史·循吏列传》)对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解释不正确一项是()
| A.彦光忧瘁瘁:劳苦,憔悴 |
| B.母忧去职忧:父母的丧事 |
| C.未几,起令视事视事:治事,任职 |
| D.彦光弗之罪,将至州学将:将要 |
下列句子中,全都属于梁彦光治政效果的一项是()
①嘉禾连理,出于州境②合境大安,奏课连最③吏人感悦,略无诤讼
④改弦易调,庶有以变其风俗⑤有规检,造次必以礼⑥后改过励行,卒为善士
| A.②⑤⑥ | B.①③⑤ | C.①②⑥ | D.②③④ |
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梁彦光年轻时就性情纯厚,他的父亲很看重他,认为他将来一定能使他们的家族兴盛起来。 |
| B.梁彦光颇具治理才能,他的政绩深得皇上赞赏,曾不止一次受到封赏,历任秘书郎、舍人上士、小驭下大夫、华州刺史、青州刺史、岐州刺史、相州刺史等职。 |
| C.梁彦光生性执著,不肯屈服。在相州时有人做歌谣说他没有治理才能,使得他获罪免官,但他后来自请再回相州任职,虽遭相州豪强地痞嗤笑,但却毫不退缩。 |
| D.梁彦光在相州任上,自己出资聘请大儒,用圣哲之书教化百姓,使百姓都能够自励,风气大为改观。 |
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彦光下车,发擿奸隐,有若神明,狡猾莫不潜窜,合境大骇。
(2)有滏阳人焦通,性酗酒,事亲礼阙,为从弟所讼。
阅读训练
五柳先生传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已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极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注释:黔娄:春秋时鲁国人,无意进仕,屡次辞去诸侯的聘请。无怀氏、葛天氏均是上古社会帝王。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是()
| A.自娱(yù)曾不吝情(lìn)乐其志(lè) |
| B.萧然(xiāo)衔觞赋诗(shāng)葛天氏(gě) |
| C.嗜酒(shì)短褐穿结(hè)好读书(hǎo) |
| D.黔娄(qián)箪瓢屡空(dān)晏如也(ān) |
对下列划线字的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A.![]() |
B.![]() |
C.![]() |
D.![]() |
下列各组划线字含义不同的一组是()
| A.登峰造极造饮辄醉 |
| B.颇示已志此其志不在小 |
| C.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期在必醉 |
| D.曾不吝情去留而计其长短曾不盈寸 |
翻译有误的一句是()
| A.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译:这位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人。 |
| B.好读书,不求甚解 译:喜欢读书,但不求深入理解,只求懂个大概。 |
| C.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 译:亲朋好友知道他这种情况,有时备酒招待他。 |
| D.极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
译:推究她所说的话,五柳先生不就是黔娄那样的人物吗?关于本文内容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这是一篇通过对五柳先生的描述用以自抒志趣的文章,作者是陶渊明。 |
| B.本文描绘的是一个爱好读书、不慕名利、安贫乐道、忘怀得失的知识分子形象。 |
| C.五柳先生喜好喝酒,到亲朋好友家饮酒时总是大醉方休,并且醉后就向主人告辞。 |
| D.由于五柳先生品行高洁,因而受到了黔娄妻子的赞赏,称他不因为贫困而终日忧心忡忡,不为了富贵而到处投机钻营。 |
阅读下列语段,回答问题: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划线字的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
例句:“徒慕君之高义”
| A.徒以吾两人在也 | B.徒见欺 |
| C.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 D.班百者多徒行 |
对“所以”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
①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②故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
③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④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⑤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⑥夫仁义辩智,非所以持国也
| A.①②④∕③⑤⑥ | B.①③⑤∕②④⑥ |
| C.①②③∕④⑤⑥ | D.①③④∕②⑤⑥ |
对“之”和“而”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①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③而相如廷叱之
②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④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 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
|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
翻译下列语句
①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②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③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④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⑤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⑥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
文言断句(用/给下面文言语段断句)(每断5分,共20分)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惟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正此佳婿邪
尝 在 蕺 山 见 一 老 姥 持 六 角 竹 扇 卖 之 羲 之 书 其 扇 各 为五 字 姥 初 有 愠 色 因 谓 姥 曰 但 言 是 王 右 军 书 以 求 百 钱 邪 姥 如 其 言 人 竞 买 之
子猷居山阴夜大雪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舟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献之工草隶善丹青幼学于父次习于张后改变制度别创其法子敬五六岁时学书右军潜于后掣其笔不脱乃叹曰此儿当有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