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丞相之印章”封泥

材料二:周亚夫;汉文、景之世名将。周勃次子,因兄胜之杀人被处死,故得嗣爵,封为条侯。文帝后元六年(前158),匈奴大举侵扰上郡、云中,京城长安告警。周亚夫以河内太守被任为将军,驻屯细柳。因治军谨严有方,不久迁中尉,负责京城治安。汉景帝刘启即位后,任亚夫为车骑将军三年(前154)吴楚七国发动叛乱(见吴楚七国之乱),周亚夫以太尉率军平叛。他会兵荥阳,固守昌邑,待机以轻骑断绝吴军粮道。最后以精兵出击,不到三个月,就平定了叛乱。五年后,周亚夫迁为丞相,很受景帝器重。不久,因不同意废栗太子,又在王皇后兄王信和匈奴降王徐卢五人封侯等政事上与景帝旨意相左,加以梁孝王的挑拨和诬陷,受到景帝猜忌, 中元三年(前147)被免除丞相职务。景帝后元元年(前143),周亚夫子私买工官尚方甲盾五百具,备作其父葬器,被人告发,事连周亚夫。廷尉召亚夫对质,并逼其供认谋反。周亚夫不服,绝食五日,呕血而死。
材料三: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                               
----《贞观政要》
材料四:明太祖说:“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有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明史纪事本末》
请回答:
(1)依照秦朝官制,丞相一职的主要职责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周亚夫被免于丞相职务的原因是什么? 其根本原因又是什么?
(3)据材料三、四,唐太宗与明太祖在制度设置上看法有何不同?你认为唐太宗与明太祖的看法从根本上说是否矛盾?为什么?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 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明清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及其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甲午中日战争后,许多人认为振兴实业是救国的重要方法,张謇甚至把实业称之为“富强之大本”。试分析这一思想出现的社会原因,结合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有关史实,评论“实业救国”的主张和实践。

阅读下列材料(共17分)
材料一“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摘自《南京条约》.
材料二“国家进一步开放天津、上海、福州、广州等14个沿海城市”。——摘自中学《中国近现代史》下册.
回答:
(1)材料一、二所反映的对外开放在本质上是否相同?为什么?各具有什么特点?
(2)分析各自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变化产生的影响,并据此谈谈你对开放的认识。

假如你是一名中日友好人士,就“面向21世纪,日本如何崛起”的话题给日本友人提一些忠告和建议。(3分)

20世纪30年代,日本谋求崛起的主要方式是什么?试分析形成这种方式的原因? (5分)

二战后德国的崛起给中国有哪些启示? (4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