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卫风·氓》中写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从中可获取的历史信息是
| A.青年男女恋爱完全没有自由 | B.商品交换仍然存在实物交换形式 |
| C.父母不再干预子女婚姻 | D.封建纲常礼教严重束缚人们思想 |
欧洲近世史之曙光,发自两大潮流,其一,希腊思想之复活,……其二,原始基督教复活”。这里的“两大潮流”是指()
| A.宗教改革和文艺复兴 | B.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 |
| C.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 | D.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
“未经检讨反省的生命是没有生存价值的生命。”这句话表明苏格拉底:()
| A.探讨人类社会,开创希腊哲学的新方向 | B.强调生命的伟大意义、决定作用 |
| C.追求美德、教化人民、改善人类的灵魂 | D.主张不断认识自我,追求生命真谛 |
普罗泰格拉有一句名言,“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有许多东西我们认识不了的,问题是晦涩的,人生是短促的”。对此言论内涵的理解,准确的是()
| A.人要在自己的灵魂中发现神 | B.否定神的意志,反思人类自己 |
| C.希望知道神是否存在 | D.慨叹人生短促,认识有限 |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从诗、词转变到散曲、小说。这反映了()
| A.自然经济缓慢解体 | B.城市经济逐渐繁荣 |
| 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 D.儒家地位逐步提高 |
该图为苏轼的《枯木怪石图》,有评价说,枝干“虬(qiu,盘曲)屈无端倪”,石“亦怪怪奇奇,如其胸中蟠郁也”。能体现其风格的是()
| A.“意存笔先,画尽意在” |
| B.“笔才一二,像已应焉” |
| C.“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
| D.“以清雅之笔,写山林之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