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颜渊》曰“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有人对这段话的解释是:“仁者,本心之全德。克,胜也。己,谓身之私欲也。复,反也。礼者,天理之节文也。”这就把“克己复礼”解释为
| A.“人伦者,天理也” | B.“存天理,灭人欲” |
| C.“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 | D.“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
《宋史》载,有某位官员对王安石变法的看法,“治天下譬如居室,敞则修之,非大坏则不更造也。”这表明此官员()
| A.支持变法,主张新制 | B.否定任何形式的改革 |
| C.主张变法应循序渐进 | D.主张变法应选择时机 |
下列历史现象中,与北魏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的是()
| A.北方统一的实现 |
| B.鲜卑族的封建化 |
| C.北方民族大融合 |
| D.北方经济恢复与发展 |
北魏统一北方,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使鲜卑族由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步转向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这表明民族融合的过程,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实质上是()
| A.封建化过程 | B.农业化过程 |
| C.工业化过程 | D.汉化过程 |
北魏孝文帝改革中,加速少数民族封建化的根本措施是()
| A.整顿吏治 | B.与汉族通婚 |
| C.迁都洛阳 | D.推行均田制 |
陈寅恪先生指出:“从北魏前期崔浩与鲜卑贵族的冲突来看,似乎汉化与鲜卑不能相容。因此,孝文帝推行汉化,目光落到了如何使鲜卑贵族与汉人士族合而为一,不仅使鲜卑贵族有政治地位,而且使鲜卑贵族有社会地位。”材料反映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 A.维护本民族本阶级的利益 | B.促进民族融合 |
| C.提高鲜卑族的地位 | D.推动鲜卑族的封建化进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