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喀什某地理兴趣小组的学生,于6月10日至8月10日到图10所示区域进行为期两个月的考察活动。回答下列问题。
(1)同学们某日20:30到达A地时已华灯初上,而自己的家乡此时依然天空明亮。运用所学地理知识解释此现象。
(2)简述6月10日至8月10日考察期间,B地(21°N)昼长的变化情况。
(3)同学们在B地(21°N)与当地学生交流时,看到他们记录的B地某时段正午物影变化示意图(下图)。据此简述6月10日至8月10日期间,B地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情况。
2003年6月下旬至7月中旬,淮河流域出现了自1991年以来最大的一次洪水。为缓解水位上涨压力,政府启用安徽省境内部分蓄洪区实行分洪,安全搬迁群众4.6万人;还启用了怀洪新河分洪等措施。完成下列要求。
(1)说明形成这次大洪水的主要原因。
(2) 说明蓄洪区分洪的作用及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怀洪新河的主要功能。
1975~2001年自然灾害发生次数统计
灾害类型 |
非洲 |
美洲 |
亚洲 |
欧洲 |
大洋洲 |
各类型统计 |
气象类灾害 |
11.9 |
19.0 |
27.1 |
10.0 |
4.3![]() |
72.3 |
地质类灾害 |
0.9 |
3.7 |
7.8 |
2.7 |
0.9 |
16.0 |
生物类灾害 |
6.7 |
1.2 |
3.1 |
0.5 |
0.2 |
11.7 |
各大洲统计 |
19.5 |
23.9 |
38.0 |
13.2 |
15.4 |
100 |
注:表中数据为各大洲各类灾害发生次数占全球总次数的比重。
(1)亚洲发生次数在各大洲中居首位的灾害类型是什么?世界上发生频次最高的灾害类型是什么?
(2)非洲和大洋洲的地质灾害发生次数的比重在各大洲中的比重较小,试分析原因。
(3)非洲的生物灾害发生的次数所占比重较大,试分析其原因。
(10分)涝渍灾害是我国主要自然灾害之一。下图是“我国涝渍灾害主要分布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说明图示涝渍灾害空间分布形成的原因。
(2)如何有效预防涝渍灾害?
读图,回答问题:(共4分)
(1)简析②处土壤侵蚀强烈的原因。
(2)①处有“中华水塔”之称,为许多大江大河的源头。怎样才能保证水塔不枯?
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一个区域地表形态的变化往往受另一个区域物质运动的影响。某区域不同时期海岸线位置示意图
(1)描述图示期间该区域陆地变化特点,并指出其泥沙主要来源区。
(2)泥沙主要来源区哪些气象灾害会加速该区域陆地面积变化?为什么?
(3)简述该区域或泥沙主要来源区如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