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为三地连续两日日出与日落时刻(北京时间)。据此回答下面问题。
时间 地点 |
当日 |
次日 |
||
日出 |
日落 |
日出 |
日落 |
|
① |
9:00 |
23:00 |
8:58 |
23:02 |
② |
7:19 |
18:41 |
7:20 |
18:40 |
③ |
5:40 |
18:48 |
5:39 |
18:49 |
三地按纬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 | B.②①③ | C.①③② | D.③②① |
若③地为北京,则此时:
A.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北移 | B.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 |
C.各地昼夜长短相差最小 | D.北极圈内极昼的范围逐渐扩大 |
读极点太阳照射投影图和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8分)
(1)图中A、B、C、D点角速度的大小关系是,
图中A、B、C、D四 点线速度大小关系是。
(2)甲图是以_____极点为中心的半球图,此时地球可能处在乙图所示的_____位置附近。在未来一个月内,公转速度先继续变______,然后再变______。
(3)AD线表示_____线,此时A点的地方时是______时,
B点的太阳高度是_____,D点的昼长是_____小时。
(4)图中C点在A点的______方向。此日后太阳直射点将向______移动。
(5)如果B点的日期为12月22日,那么此时此刻C点的时间是12月_____日_____时。
读太阳系模式图,回答以下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天体名称|:
ABCD
(2)图中行星D属于类行星。
(3)在图中用标出小行星带。
(4)在图中用箭头标出八大行星的公转方向。
(5)八大行星围绕太阳公转的特点是、、。
(6)下列天体系统的层次,从小到大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 |
B.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总星系 |
C.地月系—银河系—总星系—河外星系 |
D.太阳系—银河系—地月系—总星系 |
目前认为岩浆的主要发源地之一是:()
A.地幔 | B.上地幔 | C.软流层 | D.地核 |
岩石圈是指:()
A.地壳 | B.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 |
C.地壳和地幔 | D.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之间的部分 |
读“地球圈层构成示意图”(右下图),图中所示的圈层①、②、③分别是(水圈的范围为地球上被水和冰雪所占有或覆盖而构成的圈层;生物圈的范围为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
A.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 B.生物圈、岩石圈、水圈 |
C.岩石圈、水圈、生物圈 | D.生物圈、水圈、岩石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