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地理-环境保护】
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下图是我国2006年一次能源消费结构图(一次能源指在自然界现成存在,不改变其形态就可直接取用的能源)。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示能源消费结构下,能源利用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大气环境问题有哪些?
(2)水能是目前广泛使用的可再生能源,说明在其开发利用过程中应注重的环境问题。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一般过程 环境污染防治的主要措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旅游地理】
北京什刹海景区景色优美,有恭王府、宋庆龄故居、郭沫若纪念馆,周边地区拥有整片保存较为完整的胡同和四合院,保留着许多富有老北京特色的民俗活动和京城传统的各色小吃,是北京著名的民俗旅游风景区。
(1)说出该景区旅游资源的突出价值。
(2)简析旅游开发对当地社会文化的积极影响。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甲半岛西海岸峡湾地貌的形成过程。
(2)分析甲半岛西海岸冬季夜长多雾的自然原因。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某地区的干燥度分布示意图

注:干燥度是某地一定时段可能蒸发量与降水量的比值。
材料二酒泉、武威、兰州等地自古是重要的粮食、棉花及优质瓜果产区。近年来,酒泉等地农民在瓜秧周围的表土上铺一些小石块,以提高西瓜的产量和质量,这就是“压砂技术”。
(1)根据材料一描述图示地区干燥度分布规律,并简析其成因。
(2)简述酒泉附近地区农业生产利用 “压砂技术”能够提高瓜果产量和质量的主要原因。

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针对晴天和阴天的气温日变化情况进行了观测,并绘制了气温日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问题。(10分)

(1)A、B两条曲线中,表示阴天时气温变化的是_______,判断依据是什么。
(2)利用所学原理分析新疆的瓜果特别甜的原因。

下图为山东半岛某区域示意图及该地区月平均气温、降水资料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从地形、水文角度说明该区域的东南部与西北部自然环境的差异。
(2) 若在F处修建大坝,判断EG两城市中洪水威胁明显减轻的城市,并说明原因。
(3) 该区域东南部地区绿树成荫,草木茂盛。近年来广泛种植果树,支持与反对的呼声都很强烈。对于该问题,阐明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