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学习小组为了探究 BrO3-+5Br-+6H+=3Br2 +3H2O 反应速率(v)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在20℃进行实验,所得的数据如下表:
![]() 相关数据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c(H+)/ mol · L-1 |
0.008 |
0.008 |
0.004 |
0.008 |
0.004 |
c(BrO3-)/ mol· L-1 |
0.001 |
0.001 |
0.001 |
0.002 |
0.002 |
c(Br-)/ mol· L-1 |
0.10 |
0.20 |
0.20 |
0.10 |
0.40 |
v / mol· L-1· s-1 |
2.4×10-8 |
4.8×10-8 |
1.2×10-8 |
4.8×10-8 |
v1 |
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若温度升高到40℃,则反应速率增大
B.实验②、④,探究的是c(BrO3-)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C.若该反应速率方程为v ="k" ca(BrO3-)cb(Br-)cc(H+)(k为常数),则c =2
D.实验⑤中,v1 =4.8×10-8 mol· L-1· s-1
如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化合价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Z>Y>X |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R>W |
C.WX3和水反应形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 |
D.Y和Z两者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相互反应 |
BeCl2熔点较低,易升华,溶于醇和醚,其化学性质与AlCl3相似。由此可推测BeCl2正确的是
A.熔融态不导电 | B.水溶液呈中性 |
C.熔点比BeBr2高 | D.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
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A.酸性:H2CO3<C6H5OH<H3COOH |
B.碱性:Ba(OH)2<Ca(OH)2<KOH |
C.熔点:MgBr2<SiCl4<BN |
D.沸点:PH3<NH3<H2O |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2倍,Y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Z2+与Y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W与X同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大小顺序:r(W)>r(Z)>r(Y)>r(X) |
B.Y分别与Z、W形成的化合物中化学键类型相同 |
C.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W的弱 |
D.Y的气态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的强 |
下列有关元素的性质及其递变规律正确的是
A.ⅠA族与ⅦA族元素间可形成共价化合物或离子化合物 |
B.第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最高正价从+1递增到+7 |
C.同主族元素的简单阴离子还原性越强,水解程度越大 |
D.同周期金属元素的化合价越高,其原子失电子能力越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