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京城燕
迺贤
京城燕子,三月尽方至,甫立秋即去。有感而作。
三月京城寒悄悄,燕子初来怯清晓。
河堤柳弱冰未消,墙角杏花红萼小。
主家帘幕重重垂,衔芹却向檐间飞。
托巢未穗井桐坠,翩翩又向天南归。
君不见旧时王谢多楼阁,青琐无尘卷珠箔。
海棠花外春雨晴,芙蓉叶上秋霜薄。
注:①贤:元代文学家,曾流连京城十年,有从政的愿望却终无所遏,只得南归。
②青琐:富贵人家雕镂成格的窗户。 ③珠箔:珠帘。
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开头几句以春燕之“怯”、河柳之“弱”、花蕾之“小”等物象特征来表现初春的寒意,细致入微。
B.主人家的帘幕重遮,燕子筑巢心切,只能找檐间避风处做窝,可是居留时日不多。又翩然南飞了。
C.“君不见”两句写王谢的富贵繁华,这与燕子暂居京城的处境形成反差,表达了诗人对富贵生活的向往。
D.本诗以景作结,春景明媚清新,秋景凄冷清寒,两相对比中,透露出诗人对时光飞转、世事无常的感慨。

下列诗句中,与“燕子初来怯清晓”一句所用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
B.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C.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D.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刘方平《月夜》)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采桑女
唐彦谦①
春风吹蚕细如蚁, 桑芽才努青鸦嘴。
侵晨采桑谁家女, 手挽长条泪如雨。
去岁初眠②当此时, 今岁春寒叶放迟。
愁听门外催里胥, 官家二月收新丝。
注:①唐彦谦,唐末诗人。②初眠,据《蚕书》记载,蚕卵孵化成虫后九日,开始蜕皮,蜕皮期间不食不动称“眠”,七日一眠,经过四眠,蚕虫才吐丝结茧。
“桑芽才努青鸦嘴”一句写景状物精细传神,试赏析。

诗人通过采桑女的遭遇表达了怎样的主题?试结合全诗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
淇上送赵仙舟
王 维
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祖帐已伤离,荒城复愁入。
天寒远山净,日暮长河急。解缆君已遥,望君犹伫立。
本诗在表达离别之情时使用了哪些手法?试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
本诗最后一句在《唐文粹》中是“望君空伫立”,你认为是“犹”字好,还是“空”字好?为什么?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后面问题
画眉鸟(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诗歌的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请结合诗句内容作简析。
诗歌的后两句用什么手法来表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元代王冕的一首诗,回答问题
绵谷回寄蔡氏昆仲
罗隐
一年两度锦江游, 前值东风后值秋。
芳草有情皆碍马, 好云无处不遮楼。
山牵别恨和肠断, 水带离声入梦流。
今日因君试回首, 淡烟乔木隔绵州。
【注】绵谷:地名,今四川广元县。“蔡氏昆仲”,是罗隐游锦江时认识的两兄弟。
这首诗依次表现了诗人怎样不同的感情?请简要概括。
诗歌颔联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吴松道中二首(其二)
晁补之
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
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
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
注:吴松:即吴淞,江名。
开头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联系全诗,说说开头两句的作用?
请结合全诗分析“孤舟”这一意象的作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