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罗马帝国衰亡后,西欧各地城市逐渐萎缩;十二世纪以后,才又逐渐兴起,只是规模有限。十四世纪中叶,佛罗伦萨、威尼斯、米兰、热那亚等地,人口虽仍不足十万,但已是当时的大城市。这四个地方发展的共同背景为何?

A.位于重要贸易线,商业发达,经济繁荣
B.文艺复兴兴起,文化繁荣,促进经济繁荣
C.靠近罗马天主教廷,吸引各地教徒前往定居
D.未受当时宗教改革运动影响,社会稳定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君主专制制度的衰落,是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的阶段特征,下列思想观点或事实并不顺应这一特征的是

A.黄宗羲:“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B.顾炎武:“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C.宋应星:“此书(《天工开物》)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也!”
D.明末,一官员奏:“蜀昔有沃野之称,近为王府者什有七,军屯者什二,民间者仅什一而已”

右图为1979年甘肃省出土的东汉时期古希腊文铅饼(外国货

币),由此我们可以获得的历史信息是

A.这是张骞出使西域进使用的货币
B.丝绸之路开通后,西方铸币技术东传
C.长安各地商人来来往往,商业繁荣
D.丝绸之路开通后,有外国商人来华贸易

《韩非子》中有一个故事:“鲁人善织屦(麻织的单底鞋),妻善织缟,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从中我们可以获得的信息有:①战国时期已经有了私人手工业;②当时手工业者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③当时手工业者可以自由流动;④手工业者受到歧视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农业文明催生了较为完善的土地制度。“这是按人口分配的土地制度,但仅分配国家掌握的土地,不触动地主原有土地”。这段材料描述的的土地制度是

A.井田制 B.王田制 C.均田制 D.方田均税法

右图是清朝《盛世滋生图》所展示的苏州斜桥高市。

从该图所反映的我国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的一个典型特点是

A.出现了农村集市 B.坊市分置
C.边境贸易繁荣 D.商业市镇兴盛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