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曾有言:“兄弟曾听人说,民族革命是要尽灭满洲民族,这话大错。”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临时大总统宣言书中宣布:“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由上述材料可知,孙中山对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理论的积极贡献是
A.提出“民族平等”“五族共和”,力避种族屠杀、国家分裂 |
B.是中国近代民族主义主张的最早提出者和政治实践者 |
C.实现了民族革命和民主革命的完美结合 |
D.推翻了满清贵族的统治,完成了“光复”国家的大业 |
悉尼•胡克《历史中的英雄》:“假如我们给英雄下这样一个定义,英雄就是具有事变创造性并且能够重新决定历史进程的某些人,那么,紧跟着下一步的推论应该是,一个民主的社会对英雄人物必须永远加以提防…因为天才和能力时常会被滥用。”古希腊提防英雄人物的关键措施是 ( )
A.设立公民大会 | B.成立五百人议事会 |
C.实行陶片放逐法 | D.轮流执政,抽签选举 |
按照土地收入和财产多寡划分等级并授予相应官职,是梭伦改革的措施,其重要意义在于( )
①沉重打击了依靠血缘关系谋取特权的贵族
②促进了奴隶制国家的发展
③完善了雅典民主制度
④满足了所有雅典公民参政的要求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 | D.③④ |
某历史课在进行“古希腊民主制度产生原因”研究性学习时,下列能够作为其有力证据的是( )
①古希腊地图
②爱琴海地区贸易图
③雅典城邦居民的构成
④刻有放逐人员名字的陶片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②③④ | D.②③④ |
从秦朝到清朝,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牢固的血缘关系 | B.君权和相权的矛盾终于得到解决 |
C.浓厚的专制色彩 |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封建政治制度进一步完善 | B.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
C.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适应 | D.阶级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