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孙中山曾有言:“兄弟曾听人说,民族革命是要尽灭满洲民族,这话大错。”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临时大总统宣言书中宣布:“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由上述材料可知,孙中山对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理论的积极贡献是

A.提出“民族平等”“五族共和”,力避种族屠杀、国家分裂
B.是中国近代民族主义主张的最早提出者和政治实践者
C.实现了民族革命和民主革命的完美结合
D.推翻了满清贵族的统治,完成了“光复”国家的大业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评价孙中山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当人民忍饥受饿,失业现象日益猖獗的时候,凡是隐藏一普特余粮的人,凡是使国家损失一普特燃料的人,都是穷凶极恶的罪犯”。这种宣传应出现在

A.一战期间的沙俄 B.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期间的苏俄
C.二战期间的苏联 D.实行农业集体化政策之后的苏联

甲午战争后“中国新式产业发展进入民营化为主阶段”,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

A.洋务运动的诱导 B.群众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C.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D.列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19世纪30年代起,一个当时最善于“利用新经济机会”的新的社会阶层逐步进入英国政权中心,这个新的阶层是

A.工业资产阶级 B.金融资产阶级
C.新贵族 D.垄断资本家

粮食收获量与播种量之比,据罗马时代《克洛米拉农书》记载为4~5倍,据十三世纪英国的《亨利农书》记载为3倍,而从《齐民要术》看,我国六世纪粟的收获量为播种量的24~200倍,麦类则为44~200倍。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古代

A.科学技术领先世界 B.农业的精耕细作技术发达
C.水利灌溉技术先进 D.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居世界领先地位

清初学者唐甄说:“为政之道,必先田市。农不安田,贾不安市,其国必贫。”以上言论反映的思想是

A.重农抑商 B.农商并重
C.重商主义 D.自由主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