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启蒙思想家大多认为:国家是“必不可少的恶”,是人们不得已而为之的一种强制工具。为此,他们都主张
A.推翻君主制,建立共和制 | B.消灭私有制,实现社会平等 |
C.建立有效机制,实现权力制衡 | D.取消国家机构,实现公民自治 |
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宣称:“任何政府的正当权利,均由人民同意而产生”;法国大革命时期,各地人民组织自治政府,政权落入国民会议手中。该材料体现了
A.主权在民 | B.三权分立 | C.议会制度 | D.社会契约 |
“我陷于信仰的苦恼中,不断叩问圣保罗的这句话,想弄清他的意思。……而那段话的意思就是:福音书表现了神的裁判……慈悲为怀的神通过它让信仰使我们成为义人。”这种观点
A.要求废除天主教及其教会 |
B.使人获得灵魂自救的自主权 |
C.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辩护 |
D.表达了对民主政治的向往 |
意大利建筑师布鲁内莱斯基在1420~1436年间为佛罗伦萨大教堂建造了一个41米宽、106米高的大圆顶,不再完全封闭,而是在上面开有让阳光照射进来的窗洞。该设计可看出
A.启蒙运动的光辉照耀人们前进 |
B.人类摆脱束缚奔向自由的精神 |
C.新宗教理念开始支配人类行为 |
D.欧洲已告别专制迎来新的曙光 |
张晓明老师在“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课上给同学们出了以下判断题,其中符合史实的有
①人称战国思想家惠施学富五车,是指他旅行时也爱学习,五辆车上都装满爱看的纸质书
②11世纪中叶,北宋平民毕升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这是印刷业的一大革新
③楷书奔放跃动,线条流畅纵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最能表现和抒发书法家的感情
④屈原的抒情长诗《离骚》具有现实主义风格,是楚辞的代表作,楚辞因此又称“骚体”
A.4个 | B.3个 | C.2个 | D.1 |
某电视剧摄制组布置一个三国初年曹植书房的场景,为重现真实的历史,其道具可选用
A.一管毛笔,一叠纸张 | B.一部雕版印刷的《金刚经》 |
C.柳公权的《玄秘塔碑》拓本 | D.一部冯梦龙的《警世通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