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对中国某幅名画评价道:“这是一幅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风俗长卷。画家成功地描绘出汴京城内及近郊在清明时节社会上各阶层的生活景象。……”下列所述现象不可能在该幅画中出现的是
A.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有铺席买卖 |
B.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房罢而机工散者又数千人 |
C.大店小铺林立,货郎走街串巷;街上客商成群,商品琳琅满目 |
D.买卖昼夜不绝。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五更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矣。 |
1970年,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对其助手基辛格说:“在很机密的基础上,我想请你让你的助理人员起草一份研究材料,对我们在联合国接纳中国问题上将采取什么方针提出建议……我认为,我们没有足够的票数去阻挡。接纳的时间比我们预料的要来得快。”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主义阵营坚决支持中国 | B.西欧国家日益走向联合 |
C.美国丧失了世界霸权地位 | D.第三世界国家蓬勃兴起 |
二战结束后初期,美国《芝加哥太阳报》指出:“紧接着这位伟大而盲目的贵族所高举的大旗,就会使我们投入这个世界最恐怖的战争中去。”同时,斯大林在《真理报》上指出:他的演讲是“危险的行动”,是“站在战争挑拨的立场上,”是“号召同苏联战争”。上述材料所指的事件是()
A.丘吉尔在富尔顿发表“铁幕演说” |
B.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援助希腊和土耳其的咨文 |
C.马歇尔提出“欧洲复兴计划” |
D.美国发动朝鲜战争 |
1971年10月25日,美国代表布什说:“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国家在美国威信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他哀叹,那些表决后欢声雷动的代表们“就是要踢山姆大叔一脚”。布什所说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A.万隆会议圆满成功 | B.中国在日内瓦会议外交胜利 |
C.中国复关谈判胜利 | D.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
周恩来总理出席万隆会议时,提出亚非国家间“求同存异”的方针,“异”是指()
A.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干涉和侵略 |
B.维护和促进民族独立和世界和平 |
C.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不同 |
D.互帮互助,发展亚非各国的经济和文化 |
2009年3月5日,来自山西的全国人大代表申纪兰出席了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申纪兰是中国惟一出席过一至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被称为中国人大制度的“见证人”和“活化石”。关于她所能见证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和发展历程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1954年一届全国人大正式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
②“文革”中该制度被取消,人民代表无法正常行使其权利
③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得到恢复、发展和完善
A.①②③ | B.②③ | C.①③ | D.①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