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进一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要研究这一状况产生的原因,应首选下列哪一不平等条约?
| A.《南京条约》 | B.《北京条约》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
从《南京条约》到《马关条约》,反映出列强侵华的发展趋势是
| A.从商品输出为主到资本输出为主 | B.从经济侵略到政治侵略 |
| C.从单独行动到狼狈为奸 | D.从开埠通商到割占土地 |
有四位同学在一块儿讨论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以下是他们的发言,你认为最准确的一项是
| A.同学甲认为鸦片战争是必然的,因为英国工业革命后需要大量的原料和市场 |
| B.同学乙认为鸦片战争是偶然的,因为战争是由中国人民禁烟而引起的 |
| C.同学丙认为鸦片战争是必然的,因为清政府政治经济军事全面落后 |
| D.同学丁认为鸦片战争是偶然的.因为中英双方在历史上并无恩怨 |
历史学家钱穆说:“故中国政制之废宰相,统‘政府’于‘王室’之下,真不免为独裁夫专制之黑暗所笼罩者,其事乃起于明而完成于清,则相沿亦已六百年之久。”对其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明朝废宰相造成政治黑暗 | B.明朝以前政府不完全直接统属于王室 |
| C.明朝以前的中国采取集体决策方式 | D.明清两代是极端专制集权的社会 |
明太祖朱元璋认为:“君不能躬揽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为此,他对中央机构做出的重大调整是
| A.设立内阁 | B.废除丞相制度 | C.实行行省制度 | D.设立枢密院 |
(宋仁宗景祐元年五月)程琳上疏,论:“兵在精不在多,河北、陕西军储数匮,而招募不已。其住营一兵之费,可给屯驻三兵。昔养万兵者,今三万矣。……天地生财有限,而用无纪极,此国用所以日绌(短缺)也。”对此材料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程琳建议减少军队员额 |
| B.程琳认为国用日绌的原因是冗兵、冗官、冗费 |
| C.程琳认为过量的兵员虚耗了国库储备 |
| D.程琳认为北宋军事制度改革有一定的弊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