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是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该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g |
B.镁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2 |
C.镁属于非金属元素 |
D.在化学反应中,镁原子容易得到2个电子 |
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
A.Na+—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 B.Mg—1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 |
C.2N—2个氮分子 | D.H2—1个氢分子由2个氢原子构成 |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铁丝在空气中被点燃,火星四射 |
B.石蜡在氧气中燃烧时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 |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
洗涤在生活、生产中不可缺少。下列洗涤方法中利用了乳化原理的是
A.用汽油洗去手上的油污 | B.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
C.用酒精洗去试管中的碘 | D.用稀盐酸洗去石灰水瓶内壁的白膜 |
下列灭火方法及其原理分析错误的是
火灾 |
灭火方法 |
灭火原理 |
|
A |
油锅着火 |
迅速盖上锅盖 |
隔绝氧气 |
B |
森林火灾 |
砍去部分树木形成隔离带 |
移走可燃物 |
C |
电源短路引起的火灾 |
用水浇灭 |
降温 |
D |
实验室酒精灯中酒精翻出着火 |
用湿布盖灭 |
降温同时隔绝氧气 |
考虑到实验的安全、成功等问题,化学实验中常常需要特别关注实验的先后顺序。下
列实验的先后顺序关系错误的是
A.点燃氢气等可燃性气体之前,要先验纯,后点燃 |
B.实验室制取气体时,要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加入试剂进行反应 |
C.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结束时,要先把导气管从水槽中取出,后撤离酒精灯 |
D.利用CO与氧化铁反应制取铁的实验结束时,要先停止通入CO,后停止加热固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