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图A、B、C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回答:
(1)在某一温度时,A、B两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此时为 ℃。
(2)在t1℃~t2℃范围内,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3)要使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 。
(4)要从含有少量A的B溶液中得到较多的B晶体,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
(5)t3℃时,将30gA加入到装有5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结果精确至0.1%)。
(6)在室温时将A物质加入到盛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发现仍有少量A未溶解,但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A完全溶解了,可能的原因是 。
氯化钡是一种可溶性重金属盐,广泛应用于化工领域,用毒重石(主要成分为BaCO3)制备氯化钡晶体工艺流程如下:
(1)毒重石要进行粉碎的目的是;气体X的化学式为。
(2)操作Y的名称是,滤液2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除水外还有。
洗涤氯化钡制品最适宜的洗涤剂是(填字母)
A.30℃水 B.30℃饱和氯化钠溶液 C.30℃饱和氯化钡溶液
通过对化学的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规律,请结合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请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②
(2)某同学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写出反应化学方程式,要得到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所选装置的连接顺序是(填装置大写字母),可选用作干燥剂。
(3)写出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4)右图是用燃烧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试管容积为30mL。实验前,反复推拉注射器活塞,活塞都回到原处。此现象说明。实验开始时注射器活塞前沿停在20 mL刻度处,充分反应后待试管冷却,打开弹簧夹,注射器活塞前沿将停在mL刻度处。
根据要求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基本反应类型。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反应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共热制取氧气()反应
(3)氨气在加热条件下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水和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在“酶、石墨、稀有气体、钛合金”中选择适当物质填空:
①可用于制铅笔芯的是;②可制造“人造骨”的是;
③可用作保护气的是;④一种生物催化剂是;
(2)现有H、O、C、S、Na五种元素,请选用其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填写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式(各写一个):
①碘酒中的溶剂;②生活中常用的白糖、红糖等的主要成份;
③汽水中的一种不稳定的酸;④作炉具清洁剂去除油污的碱。
(共9分)书写下列变化的文字表达式,指出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反应或分解反应)
(1)加热高锰酸钾
(2)木炭在空气中燃烧
(3)电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