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示果蝇染色体组成,有眼和无眼是由一对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a)控制的。研究者获得一些无眼突变体和单体果蝇类型(该果蝇体细胞中某一对同源染色体缺少一条),并应用这些材料研究做了系列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
|
(1)已知果蝇Ⅲ号染色体有黑檀体基因,将黑檀体无眼果蝇与灰体有眼果蝇杂交,获得的F1代均为灰体有眼果蝇,说明无眼为_ __性状。将F1代雌雄果蝇相互杂交,F2代表现型为 _________其比例接近于__ __,说明控制无眼的基因不在Ⅲ号染色体上;将无眼基因与位于Ⅱ号染色体上的基因进行重组实验时,若实验结果与上述实验结果_ __,则说明控制无眼的基因极可能位于Ⅳ号染色体上。
(2)为验证(1)的推测,将有眼且Ⅳ号染色体单体的果蝇与无眼果蝇杂交。甲品种小麦抗锈病高秆,乙品种不抗锈病矮秆。已知抗病(T)对不抗病(t)为显性,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用甲、乙两品种杂交的方法在后代选育抗病矮秆的新品种。请问:
(1)F2有___种表现型和___种基因型。
(2)F2中最合乎理想的基因型是什么?_____。
(3)最合乎理想的基因型在F2中所占的比率为_____。
下图为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过程图解,请仔细读图后回答下列问题:(1)在该实验的亲本中,父本是_____,母本是_____。
(2)红花(A)对白花(a)为显性,则杂种种子种下去后,长出的豌豆植株开的花为____色。
(3)若P皆为纯合体,让F1进行自交,F2性状中红花与白花之比为_____,F2的基因类型有_____种,且比值为_____。生物体的这种现象称作_____。
精子的形成与卵细胞形成的比较:
下图为患甲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和乙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据图回答:
(1)甲病致病基因位于___染色体上,为___性遗传。
(2)从系谱图上可以看出甲病的遗传特点是:_____,即子代患病,则亲代必___;若Ⅱ5与另一正常人婚配,则其子女患甲病的概率为___。
(3)假设Ⅱ1不是乙病的携带者,则乙病致病基因位于___染色体上,为___性基因,乙病的特点是呈_______________遗传。Ⅰ2的基因型为_____。Ⅲ2的基因型为_____。假设Ⅲ1和Ⅲ5结婚生了一个男孩,则该男孩患一种病的概率为____,所以我国婚姻法禁止近亲间的婚配。
果蝇是一种非常小的蝇类,遗传学家摩尔根曾因对果蝇的研究而获得“诺贝尔奖”。下图表示某果蝇染色体组成图。据图回答问题:
(1)据图示染色体组成可知此果蝇的性别为___性。
(2)摩尔根的果蝇实验验证了萨顿提出的__________假说。
(3)在4对染色体中,1和 2、3和 4、5和6是三对与性别决定无关的染色体,称为_____,而7和8是跟性别决定有关的染色体,称为_____。
(4)A和a称___基因。
(5)已知果蝇的红眼(E)对白眼(e)为显性,如果以该果蝇(红眼)为亲本之一,若要只通过一次杂交就得到子代雄果蝇全部为白眼,则另一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