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某蛋白质的相对分子量为11935,在合成这个蛋白质分子的过程中脱去水的相对分子量为1908,假设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27,则组成该蛋白质分子的肽链有( )
A.1条 | B.2条 | C.3条 | D.4条 |
某地乌鸦连续10年的种群数量增长情况如下图所示,后一年的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的λ倍,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第6年以前乌鸦种群数量一直在不断减少 |
B.第5年和第7年的乌鸦种群数量相同 |
C.第3年的乌鸦种群增长率最大 |
D.第3年的乌鸦种群数量最大 |
下列关于森林群落垂直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A.群落中的植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 |
B.群落中的动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 |
C.动物在群落中的具有垂直分层现象与植物具分层现象无关 |
D.乔木层的疏密程度会影响草本层的水平阶段 |
下列有关调查动物种群密度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草地中跳蝻的种群密度一般不采用样方法进行调查 |
B.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最好采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 |
C.运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时,个体被捕捉的概率应相等,而与年龄和性别无关 |
D.对农作物上的蚜虫常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 |
右图甲表示某一经济鱼类的种群特征,图乙是某时期该鱼类种群的年龄组成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图乙为C点后该经济鱼类年龄组成曲线 |
B.D点时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 |
C.估算一个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即可确定种群密度的大小 |
D.在B点时捕捞鱼类最易得到最大日捕获量 |
右图为某地东亚飞蝗种群数量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a~b段,该种群的增长率与种群密度之间呈正相关 |
B.为有效防治蝗灾,应在a点之前及时控制种群密度 |
C.利用性引诱剂诱杀雄虫改变性别比例可防止c点出现 |
D.控制种群数量在d~e水平,有利于维持该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