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素是一种重要的农业肥料,但若不经细菌的分解,就不能更好地被植物利用。生活在土壤中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繁多,同学们试图探究土壤中微生物对尿素是否有分解作用,设计了以下实验,并成功筛选到能高效降解尿素的细菌(目的菌),培养基成分如表所示,实验步骤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问题:
![]() |
1.4g |
![]() |
2.1g |
![]() |
0.2g |
葡萄糖 |
10g |
尿素 |
1g |
琼脂 |
15g |
将上述物质溶解后,用蒸馏水定容到100mL |
(1)此培养基能否用于植物组织培养?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培养基中加入尿素的目的是筛选到________,这种培养基从功能上属于____培养基。
(3)“目的菌”生长所需的氮源来自培养基中的___________,其同化作用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图是采用纯化微生物培养的两种接种方法接种后培养的效果图。则获得图A效果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图B效果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一同学在纯化土壤中的细菌时,发现培养基上的菌落连成一片,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条即可)。
(5)在进行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实验时,某同学从培养基上筛选出大约150个菌落,而其他同学只选择出大约50个菌落,该同学的实验结果产生的原因可能有______(填序号)
①由于土样不同 ②由于培养基污染 ③由于操作失误 ④没有设置对照
诱发生物发生基因突变的因素有
内因:。
外因: ①物理因素。如:_______ . ________.
②化学因素。如:_____________
③生物因素。如:_________________
根据下图所示实验过程回答:
(1)甲图中,供应块是含生长素的琼脂块,接受块是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实验结果,胚芽鞘C发生的现象___________。这一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图中胚芽鞘D不能发生C的现象,这说明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上述实验说明,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_。
为某种群在不同生态环境中的增长曲线,请仔细分析图中曲线后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种群处在一个理想的环境中,没有资源和空间的限制,种群个体的增长曲线是______,用达尔文进化的观点分析,这是由于生物具有________特性;
(2)如果将该种群置于有限制的自然环境中,种群内的增长曲线是_______,用达尔文的进化观点分析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
(3)影响种群密度的主要因素是种群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一对表现型正常的表兄妹结婚,生下了一个白化兼色盲的男孩(白化a,色盲b)。请回答:
(1)这对夫妇的基因型是:男;女。
(2)若他们再生一个孩子,患白化病兼色盲的概率是。
(3)这两种遗传病的相同点是:都由基因控制,遗传时都遵循定律。
小麦有高秆(D)、抗锈病(T)的品种和矮秆(d)、不抗锈病(t)的品种。育种时,让含两对相对性状的纯种小麦杂交,所产生F1 分别与隐性个体测交,结果如下。测交后代表现型,高抗:高不抗:矮抗:矮不抗=1:1:1:1
(1)小麦F1 产生了种类型的配子,比例为。
(2)小麦这两对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3)如果让F1 自交产生F2,F2 中符合生产要求的新类型为品种,其基因型为;符合生产要求的基因型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