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仑在逝世前说了一段话:“我是一位新普罗米修斯,我曾从天上窃取了火种,作为一份礼物,奉献给法兰西。”拿破仑奉献给法兰西的“火种”是( )
| A.拿破仑征服了欧洲大部分地区 | B.《拿破仑法典》 |
| C.《人权宣言》 | D.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
口号是历史的浓缩,从口号中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一个真实的历史。“打倒一切”、“造反有理”、“停产闹革命”这类口号出现在()
| A.新中国成立初期 | B.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
| C.“文化大革命”时期 |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
“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的日子怎么过?”诗中反映的是中国20世纪50年代末出现的现象。当时还出现“芝麻赛玉米,玉米比人大”的打油诗。这些状况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 A.自然灾害严重 | B.苏联撤走专家 |
| C.“左”的错误泛滥 | D.“文化大革命”的开展 |
1954年北京著名的中药老店同仁堂的经理乐坛生带头响应政府号召,主动接受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政府对同仁堂的改造方式是()
| A.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 B.建立股份有限公司 |
| C.转变为公私合营企业 | D.转变为国营企业 |
如图反映了某时期我国公私经济成分的比例情况,这种情况最早应出现于()
| A.1949年 | B.1952年 | C.1953年 | D.1956年 |
毛泽东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战略家,也是一伟大的诗人。其中他老人家描述写第一个五年计划伟大成就的诗句是()
| A.“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
| B.“更立西江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 |
| C.“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
| D.“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