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宇宙便是吾心”“心即理也”“心外无物”,反映出来的哲学观是   (  )

A.主观唯心论 B.客观唯心论 C.唯物主义 D.实事求是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宋明理学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历史教科书总结说:“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阶级不能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对此某学生提出:“毛泽东出身农民,他却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书上明显错误。”对上述观点最合适的理解是

A.教科书只是出自某些专家的“一家之言”,结论不一定合理
B.教科书只是就一般规律作出判断,毛泽东是个特殊现象
C.太平天国运动和毛泽东所处的时代不同,结论差异合理
D.该学生对“农民阶级”这一概念理解片面,结论错误

美国传教士丁韪良(W.Martin)在谈到晚清海关管理时认为,洋员管海关本是“叛乱(指挥太平天国运动)的私生子”,乃权宜之计,但正是廉政延长了这一怪胎的生命。材料从一个侧面集中反映了晚清时期

A.太平天国运动致海关外控
B.出让海关管理以惩治腐败
C.国家行政管理的畸形发展
D.列强借太平天国运动控制海关

下表反映了近代西方侵华战争的相关史实,其中表述完全正确的是:


战争名称
时间
战争影响
A
鸦片战争
1840—1842年
英法两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1860年
圆明园遭到破坏
C
甲午中日战争
1894—1895年
清政府被迫开放上海、苏州等地为商埠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0—1901年
导致义和团运动爆发

“帝国宪法具有一个唯一的稳固的轴心——一个帝国首相(宰相)。联邦会议……处于这样一种地位,这种地位使其他责任行政权成为不可能,可能的只有帝国首相的责任行政权,因而使帝国责任大臣无法存在。”材料中“帝国首相的责任行政权”表现为

A.宪法赋予首相掌握国家最高权力
B.帝国首相拥有内阁的控制权
C.帝国首相只对联邦会议负责
D.内阁大臣均由帝国首相任命

从19世纪50年代末俾斯麦对德国未来制度做了这样的构想:既能保持普鲁士王朝和容克阶级的政治统治优势,又能在经济方面照顾资产阶级的利益,并使两个阶级利益互相融合,成为德意志帝国的统治基础。这种设想在1871年帝国宪法中加以定型,最终促成了德意志新体制的形成。上述材料表明

A.专制制度与民主制度并不冲突
B.统一使德国资产阶级利益全面保障
C.统一后德国制度更具有专制色彩
D.德国的政治体制适合国情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