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在竖直放置的光滑半圆形绝缘细管的圆心O处放一点电荷.现将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小球从半圆形管的水平直径端点A静止释放,小球沿细管滑到最低点B时,对管壁恰好无压力.若小球所带电量很小,不影响O点处的点电荷的电场,则置于圆心处的点电荷在B点处的电场强度的大小为:( )
A.![]() |
B.![]() |
C.![]() |
D.![]() |
下列哪种情况可以将研究对象(下面加点的)当作质点来处理:
| A.研究马拉松运动员的冲刺动作 | B.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的情况 |
| C.研究跳水运动员比赛时的空中姿态 | D.研究火车通过路旁一根电线杆的时间 |
在物理学的发展历程中,下面的哪位科学家首先建立了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加速度
等概念用来描述物体的运动。并首先采用了实验检验猜想和假设的科学方法,把实验与逻辑推理和谐地结合起来,从而有力地推进了人类科学的发展:
| A.亚里士多德 | B.伽利略 | C.牛顿 | D.爱因斯坦 |
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固定有一个半径为R的光滑圆弧轨道,其端点P在圆心O的正上方,另一个端点Q与圆心O在同一水平面上.一只小球(视为质点)从Q点正上方某一高度处自由下落.为使小球从Q点进入圆弧轨道后从P点飞出,且恰好又从Q点进入圆弧轨道,小球开始下落时的位置到Q点的高度差h应该是()
| A.R | B.![]() |
C.![]() |
D.无论h是多大都不可能 |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在水平传送带上由静止释放,传送带由电动机带动,始终保持以速度v匀速运动,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物体过一会儿能保持与传送带相对静止,对于物体从静止释放到相对静止这一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摩擦力对物体做的功为mv2 | B.摩擦力对电动机做的功为mv2/2 |
| C.电动机增加的功率为μmgv | D.传送带克服摩擦力做功为mv2/2 |
如图所示,倾斜放置的圆盘绕着中轴匀速转动,圆盘的倾角为37°,在距转动中心r=0.1m处放一小木块,小木块跟随圆盘一起转动,小木块与圆盘的动摩擦因数为μ=0.8,木块与圆盘的最大静摩擦力与相同条件下的滑动摩擦力近似相等。若要保持小木块不相对圆盘滑动,圆盘转动的角速度最大值为(sin370=0.6、cos370=0.8)()
| A.2rad/s | B. rad/s |
C.8rad/s | D. rad/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