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的冰肌玉骨、凌寒留香的品格历来深为中国人钟爱。陆游在被贬外放时写下了“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毛泽东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却写下了“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同样为《咏梅》,但诗人眼中的梅花风姿与味道却各异其趣。这说明
| A.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梅花的认识总是不同的 |
| B.由于主客观条件不同,对梅花的认识会有不同 |
| C.由于面对的是不同的梅花,人的认识不可能相同 |
| D.审美情趣和吟咏时心绪的差别,使梅花具有不同的品格 |
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这说明()
| A.人的意识是能动的,动物的意识是不能动 |
| B.人的意识水平比动物的意识水平高得多 |
| C.动物没有意识,意识是人类特有的 |
| D.蜜蜂的智慧在某些方面对人类高得多 |
树欲静而风不止。”这句话反映了()
| A.客观事物的存在与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
| B.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物质的 |
| C.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
| D.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 |
恩格斯说:“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一样,是不可想象的。”这说明
| A.物质和运动是一样的 |
| B.物质是运动变化的,物质和运动不可分 |
| C.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永恒运动,没有静止的 |
| D.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有条件的 |
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重大变化,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这表明()
| A.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
| B.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
| C.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
| D.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
“任何一个有机体,在每一瞬间是它本身又不是它本身,始终处在不间断的变化之中”。这句话是说()
①事物的变化是捉摸不定的
②事物的运动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③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④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