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定生产一件甲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2小时,价值为40元。如果甲生产者生产该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为1小时,那么,甲在4小时内生产的使用价值总量(即商品数量)、价值总量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分别是
A.2 80 40 | B.2 40 20 | C.4 160 40 | D.4 80 20 |
据统计,2012年农村居民的现金收入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7%。跑赢了GDP的增速。而且增速连续三年超过城镇居民,延续多年较快增长的好势头。农民增收呈现出“多轮驱动”的良好格局,得益于
①主要农产品产量增、价格好----财产性收入增长
②农村外出劳动力规模扩大和工资水平上升----工资性收入增长
③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更加有力----政策转移性收入增长
④农村土地流转和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家庭经营性收入增长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所谓“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的局面。2013年1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人口红利趋于消失,由此产生的结果可能是
①劳动力成本将上升②劳动力结构将更趋合理
③促使经济结构调整④劳动力素质会显著提高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实行更加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我国强调实体经济重要性的根本原因在于:
A.实体经济发展速度快,能够增强我国的综合经济实力 |
B.实体经济产业关联性强,具有良好的带动作用 |
C.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石,对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起保证作用 |
D.实体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体现我国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
2012中国企业500强上榜的500家企业中有310家国有企业,占比超六成,其平均资产总额和平均利润总额均有大幅增长。这表明
A.国有经济在各行业控制力加强 | B.国有企业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
C.国有经济的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 D.国有经济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增强 |
随着我国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推广,“今天你团购了吗?”,成为人们见面时的流行问候语。从经济生活角度来看,这说明
A.生产决定消费对象 B.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C.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C.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