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23日,我国央行发行5000万枚“和”字书法5元纪念硬币。因其限量发行具有一定收藏价值,因此发行当天很多市民到银行排队兑换。这里的“5元纪念硬币”
| A.与现流通中的人民币职能相同 |
| B.其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
| C.具有贮藏手段职能 |
| D.其发行量与其市场价格呈现正比关系 |
果戈里的小说《死魂灵》中有个人物叫泼留希金,他积攒了很多的钱财,但是一直把钱锁在箱子里,物品藏在仓库里,以致纸币霉烂变质,用手一碰就化为灰,地窖里的面粉硬得像石头,要用斧子去劈。泼留希金对待钱财的态度( )
| A.错误,因为生产和消费是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 |
| B.正确,因为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必须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 |
| C.错误,因为消费在社会再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 |
| D.正确,因为生产决定消费,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 |
2010年两会期间,一些人大代表通过调研,建议外向型企业在面临国际市场萎缩的形势下,应该进一步练好“内”功,增强竞争力。这里的练好“内”功主要是指企业要( )
| A.努力将外销产品转内销 | B.努力开拓产品销售的国内市场 |
| C.尽快使自己的产品升级换代 | D.通过自主创新形成竞争优势 |
2011年2月11日,1美元对人民币报价6.57元。自2005年我国汇率制度改革以来,人民币累计升值已达24%。据此推算,我国2005年实行汇率制度改革时100元人民币大约兑换()
| A.8美元 | B.11美元 | C.12美元 | D.14美元 |
某国2010年待售商品价格总额比2009年增加25%,流通中的货币量增加25%。假设2009年该国货币周转次数为4次,2010年增加为5次,其他条件不变,则2010年该国可能出现的经济现象是
| A.物价上涨20% | B.物价上涨25% | C.物价下降20% | D.物价下降25% |
2010年我国食品接力涨价,从“蒜你狠”“豆你玩”到“姜你军”,再从“糖高宗”到“油你涨”、“苹什么”,真可谓是“涨声四起”。从防止物价过快上涨的角度看,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人民币升值→商品出口量增加→外汇流入增多→商品价格水平下降 |
| B.提高存贷款利率→流通中的货币减少→有效需求降低→商品价格水平下降 |
| C.增加投资→扩大生产规模→单位商品价值量下降→商品价格水平下降 |
| D.发行国债→增加货币供应量→减少消费需求→商品价格水平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