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学习
下表是2012年4月19日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公布的第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
阅读率时间 |
2007年 |
2008年 |
2009年 |
2010年 |
2011年 |
传统报刊阅读率 |
58.4% |
50.1% |
46.9% |
45.6% |
41.3% |
数字媒介阅读率 |
9.1% |
24.5% |
24.7% |
32.8% |
38.6% |
(注:“阅读率”指有经常阅读行为的国民在全体国民中所占的比例。“数字媒介阅读”是指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光盘读取等阅读方式。)根据上表,你得出的结论是:
结合生活实际,简要分析产生这一结论的原因。
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5个字。
新华网华盛顿11月3日电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3日宣布推出第二轮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到2011年6月底以前购买6000亿美元的美国长期国债,以进一步刺激美国经济复苏。美联储货币政策决策机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11月2日至3日召开了货币政策决策例会。会议发表的声明表示,美联储将在此后的各月中逐步实施这一计划,预计每月将购买750亿美元的美国长期国债;此外,美联储将延续把资产负债表中到期的债券本金进行再投资、购买国债的现行政策。
一句话概括:
请你根据下面两则材料,为会刊专栏“食物浪费大家谈”拟定两个征稿话题。
【材料一】 2011年,瑞典食品局发表声明,瑞典每年浪费的食品产生的温室气体,占全国因消费排放的温室气体总量的2%。中国环保组织“自然之友”也发现,被浪费的食物如果和其他垃圾混合处理,会导致有毒有害物质排放量的增加。
【材料二】对于日益严重的食物浪费现象,有专家提议用立法来遏制,也有人认为加强教育、形成节约粮食的社会风气才是根本。美国部分城市每月都举行“垃圾之旅”活动,参与活动的人吃垃圾桶里找到的食物,以行动呼吁停止食物的浪费。
征稿话题:①②
下面是会刊“餐饮浪费面面观”专栏使用的两则材料,请你综合这两则材料,将专栏的内容提要补充完整。
【材料一】记者在某餐厅的部分采访记录
顾客甲:今天我请同事吃饭。点菜时没考虑太多,就怕万一不够,人家说我小气。剩了这么多菜我也觉得可惜,但带走实在是太麻烦了。
顾客乙:我表弟今天结婚,每桌总得点几十道菜才体面吧。是有一些菜没怎么吃,但我可不想带走,好像是你吃不起,占人家便宜似的。
服务员:现在有的人家连剩饭都不吃,更别说打包了。请客更是如此,谁都不好意思带走。有些菜是一点都没动,但也只能全部倒掉啊。
【材料二】某网站关于餐饮浪费的调查(节选)
问题:去餐馆就餐,吃剩的会打包吗?
选项 |
人数 |
占所调查人数比例 |
从不[ |
12 |
18.75% |
偶尔 |
46 |
71.88% |
经常 |
6 |
9.37% |
内容提要:现代社会人们经常外出用餐。调查发现,人们在餐馆用餐时,浪费非常严重,①
已成为普遍现象。究其原因,主要还是②和③的心理作怪。
请你提取下面这则材料的主要信息,作为会刊的标题。(不超过10字)
【材料】 据中国农业大学调查,我国消费者仅餐饮浪费每年就至少倒掉了约两亿人一年的口粮。德国和英国的统计显示,德国居民每年当做垃圾扔掉的可用或部分可用的食品高达1100万吨;英国每天有约700万片面包、130万罐酸奶、66万个鸡蛋被丢弃,其中相当一部分可以食用。美国的情况同样惊人,据报道美国被浪费的食物如果折算成能量,超过了美国国内开采的石油和天然气的总量。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报告,全球每年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损耗和浪费的粮食达13亿吨,相当于全球粮食产量的1/3。
标题:
阅读下列两则材料,仿照对联的上联拟写下联。
南通钟灵毓秀,人杰地灵,近现代和当代都人才辈出,张謇和范曾即是其中的代表人物。张謇,南通人,近代著名的实业家、教育家,主张“实业救国”,他一生创办了20多个企业,370多所学校,为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为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宝贵贡献,被称为“状元实业家”。
范曾,南通人,当代书画家、鉴赏家,诗人。作为一代书画大师,范曾大隐于市,却心挂世人。千金散尽,独享平淡生活,收放之间,尽显大家风范。四川汶川地震,范老毅然捐出1000万人民币赈灾;青海玉树地震,范老又为灾区捐款1000万人民币。范曾先生作为文化人群体的代表,和企业家们一同行善,在中国知识阶层中具有标杆的意义。
上联:张謇实业救国造福一方百姓留美名
下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