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研究组获得了水稻的叶黄素缺失突变体。将其叶片进行了红光照射光吸收测定和色素层析条带分析(从上至下),与正常叶片相比,实验结果是
A.光吸收差异显著,色素带缺第2条 | B.光吸收差异显著,色素带缺第3条 |
C.光吸收差异不显著,色素带缺第2条 | D.光吸收差异不显著,色素带缺第3条 |
已知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某种递质可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递质立即被分解。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递质的水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是
A.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兴奋 |
B.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兴奋 |
C.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抑制 |
D.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抑制 |
下图为某反射弧的模式图。为了验证某药物只能阻断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而不能阻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下列实验操作中不需要做的是
A.不放药物时,刺激B处,观察现象 |
B.药物放在A处,刺激B处,观察现象 |
C.药物放在B处,刺激C处,观察现象 |
D.药物放在C处,刺激B处,观察现象 |
下图代表人体体液免疫的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Ⅰ和细胞Ⅱ均能识别抗原 |
B.在①和⑨所在的阶段中,可能有吞噬细胞的参与 |
C.免疫过程⑥比⑦要慢,免疫效应⑥比⑦要强 |
D.图中免疫活性物质是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 |
决定反射时间长短的主要因素是
A.刺激强度的大小 | B.感受器的兴奋性 |
C.中枢突触数目的多少 | D.效应器的兴奋性 |
下列有关神经信号的传导与传递,说法正确的是
A.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 |
B.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不需要消耗ATP的 |
C.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是单向的 |
D.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是通过局部电流完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