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甲、乙中的箭头表示三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酶切位点,Ampr表示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Ne r表示新霉素抗性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中的质粒用BamHⅠ切割后,含有4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
| B.在构建重组质粒时,可用PstⅠ和BamHⅠ切割质粒和外源DNA |
| C.用PstⅠ和Hind III酶切,加入DNA连接酶后可得到1种符合要求的重组质粒 |
| D.导入目的基因的大肠杆菌可在含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中生长 |
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基因重组是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
| B.基因重组能够产生多种表现型 |
| C.基因重组可以发生在酵母菌进行出芽生殖时 |
| D.一对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上的基因可以发生重组 |
下列甲、乙分裂过程中产生配子时发生的变异分别属于( )
| A.基因重组,不可遗传变异 |
| B.基因重组,基因突变 |
| C.基因突变,不可遗传变异 |
| D.基因突变,基因重组 |
图是两种化学合成的mRNA分子和两种以它们为模板合成的多肽。两种多肽中存在的氨基酸种数最可能为()
某基因编码区有意义链(转录时起模板作用的链)的碱基排列顺序如下:TAAGCTACTG—(省略40个碱基) —GAGATCTAGA,则此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中含有氨基酸个数最多()
| A.20 | B.15 | C.16 | D.18 |
大肠杆菌某基因原有183对碱基,现经过突变,成为180对碱基(减少的碱基对与终止密码子无关),它指导合成的蛋白质分子与原来基因指导合成的蛋白质分子相比较,差异可能为()
A.只差一个氨基酸,其他顺序不变
B.除长度相差一个氨基酸外,其他顺序也有改变
C.长度不变,但顺序改变
D.A、B都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