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检测“苏丹红”对人体细胞的毒害作用,研究人员以哺乳动物组织块为实验材料开展有关研究,得到下表结果。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实验需要进行动物细胞培养 |
| B.该实验还需设置一个空白对照组 |
| C.实验表明900mg/L的苏丹红毒性最大 |
| D.实验表明较低浓度的苏丹红毒性较小 |
现有无标签的四种样品各一瓶:稀蛋清、葡萄糖、淀粉和淀粉酶溶液,某学生用双缩脲试剂和斐林试剂将它们正确鉴定出来了,其实验步骤和结果见下表:
| 样品号 |
1 |
2 |
3 |
4 |
|
| 第一步 |
加入双缩脲试剂 |
无变化 |
紫色 |
无变化 |
紫色 |
| 第二步 |
对1、3组溶液加入斐林试剂水浴 |
蓝色 |
— |
砖红色 |
— |
| 第三步 |
取1号样品与2号样品混合,37 ℃保温10 min,加入斐林试剂水浴出现砖红色;取1号样品与4号样品混合,37 ℃保温10 min,加入斐林试剂水浴不出现砖红色。 |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
A.1葡萄糖、2淀粉酶、3淀粉、4稀蛋清
B.1葡萄糖、2稀蛋清、3淀粉、4淀粉酶
C.1淀粉、2淀粉酶、3葡萄糖、4稀蛋清
D.1淀粉、2稀蛋清、3淀粉酶、4葡萄糖
从H1N1到H7N9,新型禽流感病毒的不断出现,威胁着人类健康。下列关于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它的遗传物质仍为DNA |
| B.用普通培养基进行病毒培养时,应适当添加动物血清 |
| C.患者痊愈后,若再次感染该病毒,记忆细胞会迅速产生抗体消灭病毒 |
| D.病毒增殖时,利用宿主的核糖体合成自身的蛋白质外壳 |
下列有关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核膜上的核孔可以让蛋白质和RNA自由进出 |
| B.硝化细菌无染色体,只能在DNA水平产生可遗传变异 |
| C.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中细胞核清晰可见 |
| D.蓝藻细胞具有细胞核且DNA分子呈环状 |
下列关于脂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
| B.脂质具有构成生物膜、调节代谢和储存能量等生物学功能 |
| C.使用苏丹Ⅲ检测脂肪,预期显色结果是呈现橘黄色 |
| D.脂肪可以氧化分解提供能量,所以是生物体内的能源物质 |
葡萄糖分子可以通过半透膜,而麦芽糖分子则不能通过。如图所示为一个渗透装置,先在漏斗中加入麦芽糖溶液与蒸馏水液面齐平。一段时间后,待漏斗内液面静止,再向漏斗中加入一定量的麦芽糖酶。下列坐标中,Y轴表示“漏斗内外液面高度差”,下列曲线中能正确反映整体实验过程中,漏斗内外溶液的液面高度差变化情况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