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为人体体液物质交换示意图,其中正确的叙述是( )
①A、B、C依次为淋巴、血浆、组织液 ②乙酰胆碱可以存在于B中
③D中的蛋白质含量相对较高④正常情况下,蛋白质水解酶不会存在于A中
A.②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008年长春模拟)如下图表示人体内氨基酸与其他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①过程只能获得必需氨基酸,不能获得非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只能在体内合成 |
B.④过程是氨基转换作用,能够增加氨基酸种类,不能增加氨基酸数量,但能形成非必需氨基酸 |
C.⑤和⑥过程必须经过脱氨基作用才能形成 |
D.②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③过程需要消耗能量 |
瘦肉精是一种β2受体激动剂,猪食用后在代谢过程中促进蛋白质合成,加速脂肪的转化和分解,提高了猪肉的瘦肉率。据此推断脂肪在猪体内代谢过程中()
①可在体内储存②可在体内转化③分解后释放能量④能生成水、CO2和尿素
A.①③ | B.①④ | C.③④ | D.②③ |
在生命活动中,酶是不可缺少的生物催化剂,以下各酶的作用对象正确的是()
A.解旋酶—肽键、肽酶—碱基间氢键、ATP水解酶—磷酸基团 |
B.肽酶—肽键、解旋酶—碱基间氢键、ATP水解酶—高能磷酸键 |
C.ATP水解酶—NADPH、肽酶—碱基间氢键、纤维素酶—原生质体 |
D.肽酶—R基、解旋酶—脱氧核苷酸、ATP水解酶—ATP |
如图表示某酶在不同处理条件(a、b、c)下催化某反应生成物的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解读此图可获得的信息是()
A.三个处理中b是此酶促反应的最适条件 |
B.三个处理条件的差异不可能是酶制剂的量的不同 |
C.三个处理条件的差异可能是反应底物的量的不同 |
D.三个处理条件的差异很可能是处理温度的不同 |
(2008年菏泽模拟)在某细胞培养液中加入32P标记的磷酸分子,短时间内分离出细胞的ATP,发现其含量变化不大,但部分ATP的末端P已带上放射性标记,该现象不能说明()
A.ATP中远离A的P容易脱离 | B.部分32P标记的ATP是重新合成的 |
C.ATP是细胞内的直接能源物质 | D.该过程中ATP既有合成又有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