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为人体体液物质交换示意图,其中正确的叙述是( )
①A、B、C依次为淋巴、血浆、组织液 ②乙酰胆碱可以存在于B中
③D中的蛋白质含量相对较高④正常情况下,蛋白质水解酶不会存在于A中
A.②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某种植物原产于南美洲,生性喜光、善于攀援、生长迅速,后来引入我国某地,导致入侵地许多植物被其覆盖后因缺少阳光而死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植物与被其覆盖的植物间一定是竞争关系 |
B.引入外来生物一定是对当地生物有害的 |
C.引入一个生性喜阴植物可以恢复入侵地原有的生态系统 |
D.导致该植物在入侵地疯长的原因一定是其基因发生了突变 |
用牛奶瓶培养黑腹果蝇,观察成虫数量的变化,结果如下表:
时间(天) |
1 |
5 |
9 |
13 |
17 |
21 |
25 |
29 |
33 |
37 |
成虫数(只) |
6 |
10 |
28 |
71 |
131 |
207 |
270 |
302 |
327 |
341 |
根据表中数据分析,下列结果正确的是
A.第13-25天,成虫数量增长快的主要原因是个体生长加快。 |
B.第17-29天,成虫增长率上升,死亡率下降 |
C.第21-37天,成虫增长率的下降与种群密度的改变有关 |
D.第1-37天,成虫数量成“J”型增长 |
太平洋一个小岛上的某野兔种群数量变化如下表:
年份(年) |
1920 |
1925 |
1930 |
1935 |
1940 |
1945 |
1950 |
数量(百只) |
130 |
200 |
398 |
990 |
1350 |
1290 |
1190 |
该种群变化率最大的时期为
A.1925年~1930年 | B.1930年~1935 |
C.1940年~1945年 | D.1945年~1950年 |
右图曲线a,b表示两类生物种群密度与存活率之间的关系。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曲线a代表的种群个体一般体型较大,营养级较高![]() |
B.依据曲线b,人工养蜂时种群密度中等最好源 |
C.对大型动物迁地保护,迁移的种群密度不宜过大 |
D.种群密度为d时,曲线b代表的种群个体间竞争最剧烈 |
在自然状态下,某一桦树林中出现了云杉树苗,云杉长大后,高度超过桦树林。桦树不如云杉耐阴,而逐渐减少,最终形成以云杉为主的树林,这种现象是
A.初生演替 | B.生物入侵 | C.生物进化 | D.种间竟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