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北魏孝文帝改革规定:“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老免及身没则还田。……男夫给二十亩,课种桑五十株;桑田皆为世业,身终不还。“其民调,一夫一妇,帛一匹,粟二石……此外复有杂调。”以下理解与材料相符的是(   )

A.政府分配的土地全部归农民所有
B.国家将土地按人头平均分配
C.国家将土地分成小块出售给农民
D.耕种国家土地的农民需承担国家的租税役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孝文帝改革的评价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人们通常用“封建余孽”这个词特指近现代社会中残存的拥护封建制度的分子。这种用法最早可能出现于

A.戊戌变法后 B.五四运动后 C.辛亥革命后 D.新中国成立后

“中国连绵不断的起义已延续了十年之久,现在已经汇成了一个强大的革命”(摘自1853年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文中的“革命”指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辛亥革命 C.义和团运动 D.十月革命

1942年1月2日,蒋介石接受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建议,出任中国战区(包括泰国、越南等国)最高司令。22日,罗斯福任命史迪威出任中国战区参谋长兼中美印战区美军司令官。这表明

A.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部分 B.美国干涉中国内政
C.中国军队接受美国人的领导 D.国共两党开始合作抗战

读《人物风俗制度丛谈》中某一篇文章到“卢沟桥本无城,明崇祯三年以此为畿辅咽喉,宜设兵防守……北平市成立时,以宛平县不能寄治城内,遂移于此……此次日军假演习挑衅,此城此桥遂遭厄运,赫赫名都,数百年史迹迭蒙耻辱,可哀也哉!”一段文字,可以判定此篇文章最有可能的成文时间是

A.明崇祯三年 B.1931年9月 C.北平市成立时 D.1937年7月

《马关条约》规定割让台湾、辽东半岛、澎湖列岛及其附属岛屿,并赔款二亿两白银给日本。但结果只割让了台湾、澎湖列岛及其附属岛屿,却多付出三千万两白银给日本,原因是

A.三国干涉还辽 B.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C.中国人民进行义和团运动 D.清政府的抗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