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A、B、C、D表示某二倍体雄性哺乳动物在某种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的细胞,a、b、c、d表示某种结构或物质在不同时期的数量变化。下列表述与图中信息相符的是
A.A细胞代表精原细胞,其中含1个染色体组
B.B细胞所处阶段可能发生基因重组,a代表染色体数
C.着丝点分裂发生于细胞B形成细胞C的过程中
D.A、B、C、D中可能不含Y染色体的细胞是C、D
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经培养、搅拌、离心、检测,上清液的放射性占15%,沉淀物的放射性占85%。上清液带有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
| A.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 |
| B.搅拌不充分,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未与细菌分离 |
| C.离心时间过长,上清液中析出较重的大肠杆菌 |
| D. 32P标记了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离心后存在于上清液中 |
某DNA分子中A+T占整个DNA分子碱基总数的44%,其中一条链(a)上的G占该链碱基总数的21%,那么,对应的另一条互补链(b)上的G占该链碱基总数的比例是( )
| A.35% | B.29% | C.28% | D.21% |
下图为某高等动物的一个细胞分裂时期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该动物的基因型一定是AABbDD,基因B、b的分离只发生在该时期
B.该细胞中基因B、b所在的两条染色体正在进行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C.形成该细胞过程中的四分体时期可能发生过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
D.该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精原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核DNA分子数目相等
下图是果蝇细胞减数分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I表示的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4个染色体组 |
| B.图II表示的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 |
| C.a、b、c、d染色体的组成各不相同 |
| D.图Ⅲ可能是4个精细胞,也可能是1个卵细胞和3个极体 |
假定某动物体细胞染色体数目2N=4,据图指出的②③④⑤⑥各细胞所处的分裂期正确的是()
| A.②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③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④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⑤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⑥为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 |
| B.②③④为减数分裂,分别为第一次分裂的前、中、后期,⑤⑥为有丝分裂后期 |
| C.②④⑥分别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③⑤分别为有丝分裂中期、有丝分裂后期 |
| D.图中不含同源染色体的细胞为③⑤⑥,它们分别处于有丝分裂的中期、后期及末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