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列是有关二倍体生物的细胞分裂信息,请分析回答:

(1)图甲细胞③的子细胞名称是             ;图甲中,雄性激素能促进哪个细胞的形成?
       (填标号)。
(2)如果图乙中①→②完成了图丙中AB段的变化,则图乙a、b、c中表示染色体的是       。图甲中细胞③产生的子细胞内,a、b、c的数量分别为              。
(3)图丙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                                              
(4)若某二倍体生物的卵细胞中含有36条染色体,该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最多有    _条;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可形成      个四分体。
(5)画出图甲①的下一个时期的图像: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运动神经中枢中的多巴胺神经元损伤或死亡会导致帕金森病的发生,多巴胺含量可以指示多巴胺神经元细胞的损伤或死亡程度。研究者认为该病的发生与机体免疫有关,并进行了实验探究。
(1)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后者主要通过浆细胞分泌__________发挥免疫效应。
(2)研究发现,效应T细胞表面的CD8受体与其发挥正常免疫功能有关,MPTP可诱导正常小鼠产生帕金森病。给正常小鼠和CD8基因敲除小鼠注射MPTP或生理盐水10天后,分别测定两组小鼠神经元多巴胺含量,结果如下图所示。据图可知,注射MPTP可导致__________,推测MPTP可能导致多巴胺神经元细胞__________。与正常小鼠多巴胺的含量变化相比较,CD8基因敲除小鼠多巴胺含量变化是__________,据此推测__________。

(3)有人假设,帕金森病患者体液免疫也可能导致帕金森病加重。为此,研究者进行了如下体外实验。


注射生理盐水的正常小鼠血清
注射MPTP的正常小鼠血清
注射生理盐水的正常小鼠多巴胺神经元表面蛋白
-
+
注射MPTP的正常小鼠多巴胺神经元表面蛋白
-
+

注:“+”表示出现抗原抗体反应,“-”表示不出现抗原抗体反应。
依据实验结果可知,注射MPTP的正常小鼠多巴胺神经元表面蛋白(填“发生了”或“没有发生”)改变,注射MPTP可使正常小鼠产生了__________,由此推测,帕金森病小鼠的__________会导致帕金森病加重。
(4)依据上述实验结果判断,下列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中,与帕金森病最相似的是__________。
a.花粉过敏 b.系统性红斑狼疮
c.先天性免疫缺陷 d.艾滋病
(5)由上述结果分析,帕金森病与__________调节有关。

油菜的株高由等位基因G和g决定,GG为高秆,Gg为中秆,gg为矮秆。另一种植物的B基因与G基因在油菜的株高上有相同的效果,并且株高与这两个基因的数量正相关。下图是培育转基因油菜的操作流程。

(1)步骤①需要用__________连接,构建表达载体并转化农杆菌,将农杆菌在含的培养基中培养,筛选出成功导入B基因的农杆菌。获得的农杆菌能够侵染油菜细胞并将插入了B基因的__________整合到受体细胞的__________上,获得转基因油菜。
(2)若B基因成功转入矮秆油菜并表达,且B基因与g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则转入B基因的油菜表现型为__________,该转基因油菜自交产生的子一代中,高秆植株应占__________。
(3)若将一个B基因连接到了中秆油菜的染色体上并在植株中得到成功表达,培育了甲~丁四种转基因油菜(如下图所示)。

①四种油菜中,丙植株的表现型与其余三种植株不同,其原因是__________。
②在不考虑交叉互换的前提下,这四种转基因油菜分别自交,子代有3种表现型的是__________,另外还有一种转基因油菜的自交子代也有3种表现型,请在下图中的染色体上标出B基因的位置。

某品系小鼠(2n=40)的部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情况如下图所示。

(1)成年小鼠的体重由三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D/d、F/f控制,这三对基因对体重变化具有相同的遗传效应,且具有累加效应(AADDFF的成年鼠最重,aaddff的成年鼠最轻)。若仅考虑体重这一性状,则小鼠种群中基因型最多有__________种。用图中所示基因型的小鼠作为亲本杂交(不考虑交叉互换),F1雌雄个体间相互交配获得F2,则F2中成年鼠体重与亲本相同的个体比例为__________。
(2)取小鼠生发层细胞放入含3H的培养液中培养一个周期的时间,再转移到无放射性的培养液中继续培养至细胞分裂后期,则该时期每个细胞中含3H标记的染色体数目为__________条。
(3)若图中父本在精子形成过程中同源染色体未分离,形成的配子正常受精后产生了一只XXY的小鼠,小鼠成年后,如果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则可形成__________种染色体组成不同的配子。
(4)小鼠的有毛与无毛是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由等位基因E、e控制,位于1、2号染色体上,E基因纯合时可导致小鼠胚胎死亡。图中两亲本杂交得到F1,F1雌雄小鼠间随机交配,则F2中有毛鼠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
(5)已知小鼠的毛色由Y(黄色)、y(鼠色)和B(有色素)、b(无色素)两对等位基因控制,b基因控制毛色为白色。Y与y位于1、2号染色体上,如上图所示。请利用上图所示亲本设计实验探究B、b基因是否位于1、2号染色体上。(注:不考虑其他性状和交叉互换)
第一步:纯合黄色鼠为母本,纯合白色鼠为父本进行杂交,得到F1;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及结论:①若子代小鼠毛色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则B、b基因不位于1、2号染色体上。
②若子代小鼠毛色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则B、b基因也位于1、2号染色体上。

0℃以上的低温能对喜温植物玉米造成伤害,科研人员进行了实验研究。
实验一:从甲、乙、丙三个品种中挑选长势相同的玉米幼苗若干,平均分为三组,分别放在5℃、10℃和25℃的环境中培养4天(其他各种条件都相同且适宜),结果如图1。
实验二:将甲种玉米幼苗分成三组,一组对照,另两组在5℃低温下处理4天后放在25℃,光照强度分别为800勒克斯(1x)、60勒克斯(1x)的条件下恢复4天后,测其光强与光合速率的关系,结果如图2。

(1)实验一的目的是__________。
(2)甲、乙、丙三个品种中最耐低温的是__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该品种在低温条件下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
(3)实验二的目的是探究__________的影响。该实验对照组的处理条件应为:一直生长在温度为__________,光强为800 lx条件下。
(4)由实验二可知,60lx有利于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实验一、二分析,早春遭遇“倒春寒”后会造成玉米减产的原因是__________。

(9分)硅藻的生长需要利用硅酸盐,下图是对两种淡水硅藻一一一针杆藻和星杆藻有关实验的研究结果。请据图回答:

注:a表示单独培养星杆藻,b 表示单独培养针杆藻,c和 d 表示两种硅藻混合培养。
(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来看,两种藻类都属于________。
(2)实验结果分析:
①单独培养星杆藻时,前20天内该种群数量呈________型增长,20 天后星杆藻的种群数量达到________。
②两种淡水硅藻混合培养后,星杆藻被排挤掉,说明两种藻类存在________关系。但在自然河流生态系统中两种硅藻一种分布在浅层,另一种分布在较深的水域,该现象体现出群落的________。
③c和d的实验结果说明星杆藻被排挤与________无关。结合a和b的实验结果中_____________的变化,可以推测星杆藻被排挤与________有关。
(3)据调查,某时段长江某流域水体中硅藻大量繁殖,根据前面的研究推测,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