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报告集中论述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其中在提到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时强调,要“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这一表述新意十足,内涵丰富,引起会场内外广泛关注。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他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二是要全面促进资源节约;三是要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四是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1)“十八大”指出,要发挥财政在生态建设中的作用。请指出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可以发挥哪些主要作用。
(2)从经济生活角度出发,为建设生态文明提几条合理化建议。
目前,我国网民规模已达6.18亿,移动用户5亿,网络活动已经成为我国公民生活的重要内容。
(1)从总体看,网络活动健康有序,但个别网民利用网络发泄私愤,扩散谣言,误导民众;一些势力操纵网络舆论,编造政治谣言……这些行为危及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对此,除了要加强法制建设外,还要加强网络舆论引导。坚持正面舆论宣传,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是舆论引导的重点。
从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实现社会和谐的角度看,你认为当前应正面宣传哪些具体内容,举出2例。
(2)中国IT巨擎已陆续在海外上市。但是,怎样把自己的产品和服务推向国际市场,真正实现全球化布局,却面临诸多挑战:欧美国家的相关市场已相当成熟,留给中国企业发展的空间有限;中国企业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如即时通信产品、搜索引擎、电商平台等,虽在国内有巨大的市场,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却有限;中国企业拓展国际市场的经验也显得不足。
中国IT企业怎样把自己的产品和服务推向国际市场?针对一个方面的挑战,从利用国外市场或国外资源的角度,提出1个思路,并说明理由。
垃圾分类如何实施?烟花爆竹是否需要禁燃?水价调整方案是否合理?政府解决这些公共领域问题时,为了科学决策,往往召开听证会。
运用政治常识简要回答以下问题。
(1)以听证会组织者的角色,就如何使政府能更加广泛、充分地听取公民利益诉求,例举1条相关措施。
(2)以听证会参与者的角色,围绕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要求,为听证会"参与者行为规范"补充2条内容。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亚当•斯密认为,分工起因于交换能力,因此,分工程度总要受交换能力大小的限制,即要受市场大小的限制,如果市场过小,就不能鼓励人们专门从事一种工作。
运用经济学常识,评析斯密的上述分工与交换关系的观点。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为了发展素质教育,我国一些中小学结合实际开展"一校一品"活动:有的学校以本地区的"最美妈妈"、"最美教师"的感人事迹带动校园文化建设,开展"美丽"德育活动,彰显美好品行文化;有的学校开展生活自理、学习自主、行为自律、身心自强的"四自"活动,培养学生自理能力和责任感;有的学校开展汉字书法教育,全校师生每天伴随着校园广播里悠悠的古筝声静心习字20分钟;有的学校开展"我是创造之星"活动,鼓励学生利用废旧材料设计创意作品……
(1)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分析开展"一校一品"活动对学生成长的意义。
(2)运用矛盾特殊性原理阐明学校开展"一校一品"活动的合理性。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建设美好家园,让人民在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的优美环境中生活。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我国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设,截至2013年,全国已建成国家级生态市(县)55个、国家级生态乡镇2986个。政府还推动建立生态被偿机制,中央财政安排的生态补偿资金总额从2001年的23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约780亿元,累计约2500亿元。
(1)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党和政府为什么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2)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需要人民共同参与。运用社会历史主体的知识说明人民群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