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一盏电灯放在桌子上代表太阳,在电灯旁放置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运动。读下图完成完成下列问题。该实验能够演示的地理现象是( )
A.昼夜长短的变化 | B.四季的更替 | C.运动物体偏向 | D.地方时差异 |
图示中,此日P地的日出方位是( )
A.东北方 | B.东南方 | C.正东方 | D.正南方 |
读某区域一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图6),回答第6~7题。
6.关于图中N处的叙述,正确的是
A.附近有强大的寒流经过,遍布荒漠景观
B.谷地地形,有大河自东北向西南流
C.冰川对地形有较大影响
D.地广人稀,有世界著名大牧场
7.图中M、N两点的实际距离约为
A.100 kmB.550 kmC. 1100 kmD.850 km
中新网8月25日电] 台湾灾害应变部门今天表示,统计到25日下午6时为止,莫拉克台风造成全台共461人死亡、192人失踪、46人受伤,农林渔牧损失成百亿(台币)。据《莫拉克移动路径图》(图5),回答第5题。
5.8月7日14时,台湾南部城市高雄的风向可信的是
A.东南风 | B.偏东风 |
C.东北风 | D.偏西风 |
4.图4中a是晨昏线,b是地球上昼夜变化最小的纬线,c是经线。某考察人员在甲地拍日落时,北京时间为19:30,甲地的地理位置是
A.23°26′N,110°E | B.0°,97°30′E |
C.23°26′S,110°E | D.0°,180° |
贵广铁路(见图3)是“十一五”规划的重点项目,全长857公里,设计时速200公里。项目建成后,乘火车从贵阳到广州的时间将从原来的20个小时左右缩短至6个小时左右。据此回答第3题。
3.关于贵广铁路建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沿途地形崎岖,石灰岩广布 ,地质条件复杂 |
B.沿途地域文化单一,但民俗风情浓郁 |
C.有利于珠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拓展泛珠三角地区合作空间 |
D.有助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促进沿线地区脱贫致富,增进民族团结 |
生物长期适应气候条件的周期性变化,形成与此相适应的生长发育节律,这种现象称为物候现象。读“多年平均情况下三月上旬我国某种农作物物候现象分布示意图”(图2),完成第2题。
2.该农作物及其物候现象差异的主要因素最可信的是
A.水稻光照 | B.甘蔗水分 | C.花生湿度 | D.冬小麦热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