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地球光照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为北半球 (节气)前后,若 C点的经度是180°,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 。
(2)此时A点太阳高度是 .这一天中D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是 。
(3)B点的夜长为 小时,B点的日出时间是 时。此时C点地方时是 。
(4)A地地处五带中的 带。
读某地高空等压面图,完成下列问题。
(1)A比B的气压________(高或低),C比D的气压________(高或低)。
(2)C比D的温度________(高或低)。
(3)A比C的气压________(高或低)。
(4)A、B、C、D之间的热力环流呈________(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流动。
(5)若AC的垂直距离为500m,C点的气温为12°c,则A点的气温为________℃
(6)C地的天气状况是________________
(7)C地比D地的气温日较差________(大或小)
读图填空
(1)上图表示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的回归运动示意,A、B、C、D的节气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填字母)时期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________(填字母)时期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
(3)当太阳直射________(填字母)时,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4)当太阳直射________(填字母)时,北京昼夜等长。
(5)太阳直射点在________(填字母)时期移动时,北半球昼长大于夜长;在________(填字母)时期移动时,北半球白昼时间变短。
阅读表和图,完成下列问题。
(1)解释造成澳大利亚大陆1月、7月不同气压状况的原因。
(2)从风向、地形、洋流等因素,对比分析1月与7月表中两城市降水差异及原因。
读甲乙两图,图中等值线为年降水量线,回答下列问题。(36分)
(1)甲图中,由海河河口向西至黄河干流,降水的分布有什么变化?试解释其原因。
(2)在乙图中,比较①海域水平对应海岸与②海域水平对应海岸的气候差异并分析差异原因。
(3)分析甲图所示区域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
(4)以A地形区为例,运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黄河三角洲略图(图甲)和珠江三角洲略图(图乙)
材料二珠江三角洲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近年来,该地一部分劳动力指向型和原料指向型企业向内地的边远地区转移,并在本省边缘地区产生集群效应。
(1)近年来,由于人海泥沙减少,黄河三角洲增长速度明显减缓。请简要分析黄河入海泥沙减少的原因。
(2)简要叙述两三角洲气候特征的共同点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简述珠江三角洲农业的特色及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