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示意我国部分铁路的分布情况。读图,回答下列问题。下列关于①~④铁路沿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④沿线经过温带森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 |
B.①~②沿线所属地区,地势低平,气候温和湿润,多内流河 |
C.②~③沿线跨越我国三个经济地带,其高新技术产业发达 |
D.③~④沿线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自然条件是热量 |
⑤~⑥铁路沿线的车站,使用的新能源最可能是
A.风能 | B.地热能 | C.太阳能 | D.水能 |
下图是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 )
A.北半球中纬度 | B.北半球低纬度 | C.南半球中纬度 | D.南半球低纬度 |
图中a、b两点纬度相同,但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明显不同,原因是( )
A.a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 B.b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
C.a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 D.b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
下图为某地一天中太阳视运动轨道,当北京时间6时时,太阳运动至③点,测得当时太阳高度角θ为40°。读图回答问题。太阳在这一天中的运动过程为( )
A.②—③—④—①—② | B.①—②—③—④—① |
C.②—①—④—③—② | D.①—④—③—②—① |
该地的地理坐标是( )
A.(70°S,30°E) | B.(70°N,150°W) | C.(70°S,150°W) | D.(70°N,30°E) |
该日前后( )
A.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 | B.今夜月圆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
C.元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 | D.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
僧一行在编制《大衍历》时发现,“日南至,其行最急,急而渐损,至春分及中而后迟。迨日北至,其行最舒,而渐益之,以至秋分又及中而后益急”。据此回答问题。僧一行发现的实际上是( )
A.昼夜长短的变化 | B.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 | C.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 D.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 |
下列地理现象与僧一行的发现有因果联系的是( )
A.地表水平运动物体运动方向的偏转 | B.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
C.北半球夏半年长于冬半年 | D.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更寒冷 |
读下图,(阴影部分为夜半球),回答问题。若此刻西半球为夜半球,太阳直射点的经度是( )
A.东经70° | B.东经90° | C.西经70° | D.西经110° |
此日在( )
A.3月21日前后 | B.6月22日前后 | C.9月23日前后 | D.12月22日前后 |
读太阳直射点在地表的年运动轨迹图,回答问题。秋分日(9月23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 )
A.a | B.b | C.c | D.d |
当太阳直射点在d位置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地正值夏季 | B.b地昼短夜长 |
C.c地正午太阳高度为一年中最小值 | D.d地出现极昼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