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下地质剖面图,回答下列各题。 

关于图中①处河谷成因的正确叙述是 

A.断层带岩层破碎易受侵蚀形成
B.岩层向下断陷形成
C.流水的侵蚀和搬运作用形成
D.岩浆的侵入活动形成

图示地区发生过的地质作用不能确定的是

A.褶皱运动、外力侵蚀 B.岩浆侵入作用、断层作用
C.水平拉伸作用、岩浆喷出作用 D.搬运作用、堆积作用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地质地貌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图为世界两区域图。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示两区域()

A.地形平坦,有相同农业地域类型
B.外力作用均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
C.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流量稳定
D.地处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

两区域气候()

A.均为热带气候类型 B.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
C.以冬雨型气候为主 D.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

图表示我国某地季节性积雪融化完毕日期等值线及水系分布。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中①、②、③、④四地积雪融化完毕日期最早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等值线在②处明显向北弯曲,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 D.洋流

①、②、③、④四地中,年太阳辐射量最强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图示意北半球某森林带分布上限海拔高度与经纬度的关系。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该森林带分布()

A.最南界线为25°S
B.最北界线为60°N
C.上限海拔随纬度升高而降低
D.上限海拔最高可达5000米以上

自沿海向内陆,引起该森林带分布上限海拔高度逐渐变化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是

A.热量 B.地形 C.水分 D.土壤

下表是我国某城市2月4日至7日的天气情况。(白天最高气温和夜间最低气温,单位:℃)据此解答下列各题。

此表反映了“雪后寒”现象,“雪后寒”的主要原因是()
①“雪后”受冷气团控制
②“雪后”太阳辐射明显减弱
③积雪的反射作用使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少
④“雪后”积雪融化要放出热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月7日,影响该市的天气系统可能是()

A.高压 B.低压 C.冷锋 D.暖锋

图为大气运动示意图,M线代表地球表面,据圈回答下列各题。

若图表示热力环流,则()

A.丙处气压比甲处高 B.甲处气温比乙处高
C.丙处气压比丁处低 D.甲处气温比丙处低

若图表示大气三圈环流中的低纬环流,则()

A.③气流比较湿润 B.④气流给我国夏季带来丰沛降水
C.甲是副热带高气压带 D.乙处高压的形成与②气流有关

若图表示亚洲东部夏季季风环流,则()

A.甲处是海洋,乙处是陆地 B.乙处天气以晴朗为主
C.①气流较③气流湿润 D.④气流由低纬流向高纬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