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某区域两个时刻的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由2010年2月20日14:00到2月21日5: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地区天气晴朗 |
| B.图中的反气旋往西移动,且势力增强 |
| C.图中的反气旋往东移动,且势力减弱 |
| D.该地区降水范围扩大,强度增强 |
该时间段内,M点
①偏南风转西北风 ②风力减弱 ③气压降低 ④气温上升
| A.①③ | B.①② | C.③④ | D.②③ |
读某岛国地处两大板块的交界地带图,完成3~4题。
该岛国东、西部的板块分别是
| A.美洲板块 亚欧板块 | B.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 |
| C.亚欧板块美洲板块 | D.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 |
该国积极开发本国能源,其主要的能源应是
| A.石油、核能 | B.水能、地热能 |
| C.天然气、太阳能 | D.地热能、煤炭 |
读材料:农业劳动力向非农就业转移的速度较耕地面积减少的速度越快,农业劳动力效益增幅就越高,反之则低,并结合下图,完成1~2题。
图示各省(市)2000—2005年劳动力收益增幅最大的是
| A.北京市 | B.江苏省 | C.海南省 | D.上海市 |
北京市农业劳动力收益最高,其最主要原因是
| A.农业技术水平高 | B.农产品价格高,市场广阔 |
| C.乡镇工业和第三产业发展迅速 | D.农村土地价格上涨 |
受副热带高压带和盛行西风带交替控制的气候类型是( )
| A.热带雨林气候 | B.地中海气候 | C.温带海洋性气候 | D.亚热带季风气候 |
读图3,回答26-29题。
图中①、②、③依次代表()
| A.积雪冰川带、高寒荒漠带、高山草原带 |
| B.高寒荒漠带、山地落叶阔叶林带、高山草原带 |
| C.高寒荒漠带、积雪冰川带、高山草原带 |
| D.高山草原带、山地针叶林带、高寒荒漠带 |
决定该山麓自然带的主导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 B.海陆位置 | C.山脉走向 | D.山体坡度 |
决定该山垂直自然带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A.热量 | B.降水量 | C.大气环流 | D.太阳辐射 |
该山可能位于()
| A.40ºS附近 | B.赤道附近 | C.40ºN附近 | D.极圈附近 |
读我国某区域“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5℃的 积温”图,完成24-25题:
从图中信息判断,该区域的地形特点是( )
| A.地势东高西低 |
| B.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
| C.地势南高北低 |
| D.①、②所在位置为山脊 |
图中我国境内最不可能遭遇的自然灾害是( )
| A.泥石流 | B.地震 |
| C.台风 | D.滑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