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甲、乙、丙分别表示在有限空间内培养(或饲养)两种生物的实验结果,下列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种群数量变化关系如甲图所示 |
B.噬菌体与细菌的种群数量变化关系如乙图所示 |
C.甲、乙、丙分别表示的是互利共生、捕食、竞争关系 |
D.丙实验初期,种内的互助与种间的斗争并存,后期X的种内斗争加剧 |
表1为一植物细胞在两个不同的阶段细胞大小的一些数据。下列各图中,正确反应从阶段I到阶段II在植物细胞中发生的变化的是
长度 |
直径 |
细胞壁厚度 |
细胞体积 |
液泡体积 |
|
阶段Ⅰ |
26μm |
24μm |
2μm |
12600μm3 |
600μm3 |
阶段Ⅱ] |
36μm |
330μm |
2μm |
336000μm3 |
273000μm3 |
|
下图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植物的体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 |
B.该细胞中染色体与DNA分子的比例为1:1 |
C.该细胞的两极各有一对中心粒 |
D.该细胞中染色体与DNA分子的比例为1:2 |
如图所示为人工培养的肝细胞中DNA含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据图判断正确的是
A.细胞周期时长为14小时 |
B.染色体数量倍增发生在Ⅰ段 |
C.Ⅱ段可观察到高度螺旋化的染色体 |
D.基因突变最可能发生于Ⅲ段 |
下图是细胞呼吸示意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图中方格内的物质是丙酮酸
B.A、B、C阶段均能生成少量ATP
C.产能最多的是D阶段,产[H]多的阶段是C
D.E阶段在人体内不可能发生
含水量不同的玉米种子的呼吸速率(mg/100g•h)是不同的,如下图所示,其中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含水量的增加,玉米种子的呼吸速率增加 |
B.要促进玉米种子的萌发,必须为其提供充足的水分 |
C.从图中可知,玉米种子呼吸作用的最适含水量是18% |
D.为了有利于玉米种子的贮存,种子的含水量应控制在12% 以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