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小组同学在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提出了一些猜想,小组将对猜想进行验证.
(1)如果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有多个,要研究机械效率与某个因素的关系,需要先控制其他几个因素不变,这种方法在科学探究中被称作 .
(2)下列A、B是同学提出的两个猜想:
猜想A:两个相同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其机械效率与滑轮组细线的绕法有关;
猜想B:两个相同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其机械效率与滑轮组提升的物重有关;
(3)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同学们将分别按图1、图2、图3和图4的滑轮组进行实验.
(a)按图 滑轮组准备做的两个实验是用来验证猜想A的,若实验测得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大小 (相等/不相等),则可初步判断猜想A是错误的;
(b)按图 滑轮组准备做的两个实验是用来验证猜想B的,若实验测得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大小不相等,则可初步判断猜想B是 (正确/错误)的;
(4)接着小组进行了实验验证.
如图,某学习小组同学在做水火箭实验时,对水火箭的水平飞行距离与哪些因素有关的问题进行了研究。他们在容积为2000ml的可乐瓶内装上不同体积的水,每次发射的角度均为20°,向瓶内打气直至橡皮塞从瓶口冲出,使水火箭向前射出。下表是他们在实验中收集到的数据:
容积:2000ml的可乐瓶 |
|||||
发射角度 |
20度 |
||||
水量(ml) |
300 |
400 |
500 |
600 |
700 |
第一次距离(m) |
18.28 |
19.6 |
20.95 |
19. 95 |
16.98 |
第二次距离(m) |
17.42 |
20.3 |
24.36 |
23.36 |
14.36 |
第三次距离(m) |
22.33 |
19.58 |
21.32 |
21.34 |
19.34 |
(1)橡皮塞从瓶口冲出,而水火箭却向前射出,可利用我们所学过的知识来解释。
(2)由实验方案可知,他们研究的问题是_ _
(3)本实验中,发射的角度为20°时,可乐瓶内装上不同体积的水,进行多次实验的目的是
(4) 请设计一个验证“水火箭的水平飞行距离与发射角度是否有关?”的实验方案。
某同学在探究“物体动能大小与物体质量大小的关系”实验中,他猜想“物体动能大小还与物体速度大小有关”,所用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A为小球,B为木块。
(1)前两次的实验数据如下表;在第3次实验中,木块移动的距离如图所示,a为木块左侧面的初位置,b为木块左侧面的末位置,根据表格和图中的信息,将表格中的空白处填写完整。
次数 |
小球的 质量m |
小球下落 的高度h |
小球到达底端的速度v |
木块移动的距离s/cm |
小球的动能 E/J |
1 |
大 |
ho |
vo |
60.8 |
大 |
2 |
中 |
ho |
vo |
48.2 |
中 |
3 |
小 |
ho |
vo |
小 |
(2)如果第1次实验中,木块运动到了长木板的末端之外。在不更换实验器材的条件下,解决的办法是:__(3)如果用圆柱体代表小球做该实验,其好处之一是__
如图所示是“比较水和煤油吸热升温特点”的实验装置.
(1)关于该实验的变量控制,下列要求中不正确的是_(填字母)
A.采用相同加热方法(如酒精灯火焰的大小,与烧杯底的距离等)
B.烧杯中分别装入相同体积的水和煤油C.使用相同的烧杯
(2)加热过程中,用搅棒搅动的目的是_;水和煤油吸热的
多少是通过__来反映的(选填“温度计示数”或“加热时间”)。
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实验中,某同学采用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时,小明发现当向左盘和右盘同时加入一个相等重量砝码时,木块处于静止状态。此时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这些力是平衡的。小明再把右盘中的砝码换成一较重的砝码时,发现木块仍然处于静止状态,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这时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力(填“平衡”或“不平衡”)。
在“探究电流跟电阻关系”的实验中,小明设计的实验电路图如图甲所示,已
知电源电压恒为3V,滑动变阻器上标有“15Ω1A”字样.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按电路图将乙图所示的实物电路补充完整;
(2)小明连接完最后一根导线后就发现电流表有示数而电压表无示数,造成上述现象的
原因分别是、。
(3)排除故障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1.5V,读出并记下电流值;
再将5Ω的电阻改接成10Ω的电阻,发现电压表示数大于1.5V,于是他下一步的操作是: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填“左”或“右”)移动,使并记下电流值;可当他再将10Ω的电阻改接成20Ω的电阻重复上述实验时,却发现无论如何电压表的示数总是大于1.5V,其原因是。
(4)此实验得到的结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