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是指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如,落花是一种自然现象,但在我国古诗词中却赋予了它们以情感和生命。“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表达了春天的美好;“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则表达了国破家亡之恨;“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抒发了幽幽的相思之苦。“意象”反映了
A.人们可以摆脱客观事物的原貌实现艺术形象的创造 |
B.客观事物本身存在能动的反映特性,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
C.思维能够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把意识的东西变成现实 |
D.意识活动在艺术创作中具有独特的创造性 |
经济学家詹姆斯在《公平是最大的动力》一书中写到:公平是对人格的尊重,可以使一个人最大限度地释放自己的能量,促进社会财富的增加。这句话说明
A.公平与效率是对立的 | B.公平与效率是互补的 |
C.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 | D.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催生了许多道德观念。有人认为,诚信缺失、制售假冒伪劣产品、欺骗欺诈等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讲不讲诚信无关紧要。这种观点:
A.错误的,违背了思想道德建设应该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原则 | |
B.正确的,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必然现象 | |
C.正确的,这是富有时代气息的思想道德观念 | D.错误的,违背了坚持以德治国的基本原则 |
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由于历史、地理的原因而形成了许多方言区,但从古至今,使用汉语的各方言区都使用汉字。关于汉字的看法正确的是:
A.汉字是我国各民族传统文化的记载工具 | B.汉字是中华文明的唯一标志 |
C.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 | D.汉字是人类文明的首要记载文字 |
《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把文化创新作为“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的重点。国家之所以重视文化创新,是因为:
①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②文化创新可以取代传统文化
③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文化的繁荣④文化创新是民族文化永葆生命力的重要保证
A.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 |
构建和谐文化,就要使“团结互助、扶贫济困、平等友爱、融洽和谐”成为人们的自觉行为,为此必须:
A.积极发展文化产业 | B.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
C.鼓励文化在继承中创新 | D.做新时期中华文化的传播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