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一台电脑由数以万计的人参与制造,他们当中大多数互不相识,让电脑得以形成的无数行为更没有任何人规定或指挥。从电脑的制造中可以看出

A.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B.社会分工促进了生产效率的提高
C.分工与合作提高了商品的质量 D.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原子是“宇宙之砖”的观点属于 ( )

A.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C.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

人们对大自然的追问和思考,离不开哲学的指导。这是因为 ( )
①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②哲学是具体科学的科学
③哲学能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④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科学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 D.③④

2010年新年伊始,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出现了“用工荒”。在我国总体就业压力巨大的情况下,众多企业手握订单却找不到工人,这种现象引起了高三(1)班同学的关注。为此,他们成立课题组,对“用工荒”现象进行深入研究。

情景再现
情景一:一家大工厂招收开机床的工人,开出60元到80元一天的工资,但是要求能看懂机床构造图,由于劳务市场上没几个人能看懂,所以招不到工人。
情景二:80后的小王在一家玩具厂做生产工人,半年后她顶不住车间的高温和长时间加班还不能及时获得报酬,于是辞职回家了。
情景三:某工厂招聘普通技工,小李说:“也知道好的技工挣的比白领多,说实话,大学毕业后我是不愿意回头再去做工人的。”
(1)请从《经济生活》的角度分析,上述几家工厂是什么原因招不到工人的。
深度思考
同学们通过探究发现:一方面是用工难,另一方面却又是就业难,两难并存。这“两难”,既是劳动者的困惑,也是企业的困惑,更是政府的困惑。能否清除认知障碍,平衡利益矛盾,决定着政府、企业和劳动者能否和谐共“舞”。
(2)请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就上述“两难问题”的解决,谈谈政府、企业和劳动者如何和谐共“舞”。
认识评价
最近,‘媒体和社会各界对“用工荒”议论颇多,其中不乏真知灼见,但也有不少片面看法。
(3)请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有关知识,对“用工荒”现象加以分析。

【选做题】本题包括A、B两小题。请选定其中一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两题都做,则按A题评分o
A【经济学常识】
新自由主义思潮于20世纪70年代流入拉丁美洲,进入80年代后在拉美迅速流行。在此过程中,许多国家的右翼势力纷纷登上政治舞台。他们大力推行经济私有化、贸易自由化、开放资本市场、减少政府干预等新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这些政策的实施带来各国财富分配的严重不均和各国发展对外资的依赖,严重弱化了各国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的能力,社会矛盾进一步加剧。
(1)新自由主义在拉美的失败说明了什么?
(2)新自由主义在拉美的失败给我们国家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哪些启示?
B【国家与国际组织常识】
在我国,选举法是保障公民依法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依法产生各级人大代表的重要法律。1953年我国制定新中国第一部选举法,至今共进行了6次修改。选举法的每一次修改都是一个充分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的过程,都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得到巩固和完善,都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得到了更好的发挥。
(1)请简要回答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2)有人认为:“只要充分发扬民主,就能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得到更好的发
挥。”请对此观点进行评析。

材料一:过去,人们一提到民族地区,脑海里浮现的就是“刀耕火种”、“人背马驮”……今天,民族地区彻底改变了一穷二白的面貌。2008年,民族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307元增加到13170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l38元增加到3389元。60年来,民族地区农村贫困人口减少了近4000万,部分少数民族已实现整体脱贫。
——摘自《民族团结教育通俗读本》
材料二:我国各民族群众之间已经心心相印,汉族兄弟能深入边疆的每一个地方帮助少数民族兄弟,少数民族同胞也真心地帮助汉族兄弟,即使在一些突发事件中,他们甚至冒着生命危险,勇敢地保护汉族同胞的安全。用他们的话说,“我们都是一家人,我们只有团结才能发展”。
(1)请从《政治生活》角度说明我国民族地区取得巨大进步的原因。
(2)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的两大总特征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